孙学博(曾名祁平南),男,汉族,1918 年6月生,博兴县庞家镇祁家村人,中共 党员,毕业于华东人民革命大学。 孙学博出生于祁家村一个普通农 民家庭。他从青少年时代起就形成了强 烈的爱国思想,追求救国真理,投身进 步活动,积极向党组织靠拢,1938年春 天,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党组织的领导 下,积极宣传抗日救国主张,发动群众, 向周围的青年灌输革命思想,激发他们 的革命热情,启迪他们参加革命,联络 周围的群众起来抗日救国。在他的介绍 下,祁日荣、祁章华(祁克显)等一些爱 国青年先后加入共产党。 1940年4月,建立中共博兴县一区 委,王寿春(当时用名王晓东)任区委书 记,王少卿(范王村人)任组织委员,马 尚礼(兴马村人)任宣传委员,孙学博任 组织干事,马强(兴马村人)任宣传干 事。6月,为了掌握敌伪的动向,把了解 到的敌伪情况及时传出来,在祁家村建 立了情报站,祁克兴任站长,负责联络, 传递情报。 1940年11月,一区区公所成立后, 区党委着手建立武装,当时只有一支土 造单打一手枪,在县大队的支持下,建 立了区中队,薛树扬任副队长,孙学博 任副指导员,有20名队员。区中队虽然 人数不多,武器不精,但都是本地人,地 理熟,得到群众拥护,最大限度地发挥 了自己的优势,埋设地雷,破坏敌人的, 公路、电线、扰袭敌人,镇压为日本效劳 的汉奸,及时打击敌人。区中队成立不 久,就在伏李庄设伏逮捕了作恶多端, 经常为日军搜集情报,到处敲诈勒索, 群众恨之入骨的汉奸王寅东,后经批准将其枪决。 1941年春节后,一区党委在贺家 (今红星村)秘密举办了一期党员学习 班,孙学博主要讲了党的基本知识和当 时的抗战形势,研究支部工作,讨论如何 在敌区开展工作等问题。培训班上,还教 唱了《国际歌》、《延安颂》《你是灯塔》等 革命歌曲。同时还为部分党员补办了入 党手续,举行入党仪式(在一块红纸上写 上“列宁之位”几个大字,贴在墙上,行三 鞠躬,然后庄严的宣读誓言)。 1941年6月,一区划为一区、八区。 9月,成立博兴县八区(通滨)区中队,马 健任队长,孙学博任指导员。区中队成 立后,经常出没于刘寨日伪据点周围的 村庄,协助区公所推行政令,破坏日伪 交通、通讯设施,铲除汉奸、打击敌人。 1942年春天,刘寨据点日伪军到大黎寨 (黎寨)、小黎寨(八甲)等村扫荡。区中 队得到情报后,在村外设伏,打的日伪 军屁滚尿流,狼狈逃窜,还缴获了一批 枪支弹药。区中队还配合公安局夜袭刘 寨日伪据点,铲除了特务队长刘涛,使 日伪军不敢轻易出据点骚扰百姓。 1946年4月,孙学博任通滨区区 长。积极发动群众进行土改,根据县委部 署,达到“耕者有其田”,完成土改任务。 积极发动群众参军参战,通滨区滂现出 了通滨、绳耿、祁家等动参模范村。 1948年8月,成立支援济南战役, 淮海战役的渤海子弟兵团(三三编制), 孙学博任团长,张树元任政委,毕瑞符 任副团长。主要任务是支援济南战役, 负责押解俘虏,打扫战场。9月,华东野 战军激战八昼夜,歼敌11万篇放了济 南市,圆满完成了支前任务。紧接着上 级安排子弟兵团支援淮海战役,经稍事 修整,沿莱蒙公路南下。在淮海战役中, 子弟兵团民兵全然不顾个人安危,一批 一批的押解战俘、打扫战场。参战民兵 坚决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自觉维 护了解放军的光荣传统和作风,在新解 放区各战俘中产生了良好的影响。1949 年5月,园满完成支前任务,率团返回 博兴。 1949年7月,孙学博随预备干部团 南下到上海,在华东人民革命大学学 习。两个月毕业后分配到复旦大学工农 预科工作。1950年春天,到淄博市参加 土改工作团。土改结束后回到复旦大学 工农预科。 1956年8月任复旦大学工农预科 (1959年6月更名复旦大学预科)党总 支书记。 1958年7月,调复旦大学总务处任 副处长。1960年7月,任复旦大学总务 处处长。 1965年春,陈望道(复旦大学前校 长),自费订购200株海紫薇花树赠予 复旦大学,委托孙学博从青岛洽运到复 旦大学,分植于第九宿舍路、国福路、国 年路两侧,直达校园正门前。“文革”中,陈望道被巫为“为自己树碑立传”,大挖 “修根”(修正主义根子),一日之间,砍 伐殆尽,仅遗漏九宿舍两棵紫薇花树, 由此孙学博受牵连,多次被进行批斗, 遭到残酷迫害,使病情加重,含恨亡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