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梅五,男, 博兴县锦秋街道 办事处(城关博兴 镇)南隅村人, 1931年9月生, 大专(党校函授) 文化程度,中共党 员。1949年参加村供销社工作,先后任 会计、计划股股长。1956年3月,调吕艺 乡任农村会计辅导员。1958年4月,任 吕艺公社财贸部部长。1960年6月,任 吕艺公社财贸党支部书记。1963年3 月借调县人委生产办公室工作。1965 年9月,任湖滨区副区长,分管财贸工 作。1968年7月,任湖滨区革命委员会 副主任。1968年9月,任寨郝公社党的 领导核心小组组长,革命委员会主任。 1970年12月任庞家公社党委书记。 1983年7月,任博兴县外贸局党组书 记、局长。1990年被评为高级政工师。 1991年,当选博兴县人大常委会常委。 1994年离休。 王梅五在任庞家公社党委书记其 间,注重抓好农业生产和社会事业建 设,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长 足发展。1972年春,在全社推广盐碱地 稻改,使3000亩颗粒不收的荒碱地成 为亩产300斤稻谷良田。1973年,全社 有39个大队粮食、棉花产量上纲要。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王梅五上任后, 就把水利事业当作头等大事来抓,大力 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1972年冬,组 织9000名男女劳力上阵,疏通清挖蒲 洼沟,全长达5公里,解决了太平洼和 祁家、郭家、郝家、杨集、赵家、王厨等村 14000亩耕地的排涝问题。同时也解决 抗旱和邻社的排涝抗旱问题。1973年冬 第一次对三号支沟进行清淤,解决了沿 岸村的浇灌问题。1975年冬,对桓无(桓 台一无棣)运河进行清淤,解决庞家,大 宁、西高、永革、韦家等村积水成涝问 题。自1974始,在一千条渠上先后修建 了王家闸、李家闸、王家支渠、太平支渠 实现了东水西调,扩大浇地面积2万 亩。1976年秋、冬,对立新路以北耕地进 行改碱划方,5000亩荒碱地得到改良, 由插花地变为成方连片。便于耕种。是 年,还修通立新路(今庞陈路),东联陈 户,西接高青。1977年,在太平洼建设万 亩丰产方样板田,公社成立指挥部,由 管委副主任闫启俊任指挥,组织5000 名劳力上阵,并成立水利专业队,奋战 三年实现了路、林、沟、渠、桥、涵、闸的 水利设施配套。形成了田成方,树成行、 路相通、旱能浇、涝能排的万亩丰产方。 加强党的建设,注重培养年轻干 部。王梅五认为“党委是司令部、干部是 带头人,抓好干部是关键”。1971年,报 请县委批准,从农村招聘了一批青年干 部,安排到基层培养锻炼,由老干部“传 帮带”,使他们成为领导干部中的骨干 力量。对具有气魄大、干劲大、贡献大的 “三大”青年干部闫启俊;具备“能讲、能 干、能写、能算的”四能青年干部祁维 华,推荐重用。王梅五在任庞家党委书 记其间,一心为公,艰苦创业,率先垂 范,选贤任能,在他的培养和带领下,从 庞家走出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领导干 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