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文香, 1925年生人,2008年 去世。在84年的人生旅途中,她从年青时起,就长 期担任党的基层干部。在我们子女心目中,她是一 个纯粹的、真正的共产党员。她和那个时代大多数 党的基层干部一样,努力地一心为公不图回报、勤 恳工作无怨无悔、处事公道不谋私利: 1941年.母亲16岁担任村抗日民主政 权的妇救会长 母亲出生于文登县葛家镇池水头村的一个自 给自足的家庭(土改时曾被划为中农)。外祖父上 过私塾识得字,比一般的农民心胸较宽、深明大 义,在村民中享有较高的威望。他自己省吃俭用、 异常朴素,却省下钱把两个儿子送到东山禅教寺 私塾和葛家公立小学读书。母亲小时候要求外祖 父允许大舅每天放学,把当天学的字教给自己。这 样,母亲便成为池水头村最早识字的妇女,这为她 后来从事抗日活动打下了基础。 日寇是在1940年春季占领文登的。距池水头 近二里路的岭上村(天福山起义中的“岭上事件” 发生地),地处文牟公路南线交通要道,日军便利 用该村大地主“世文财主”家原有的小炮楼建了据 点。 1940年6月文登县抗日民主政府建立,葛家 镇所在的第三区公所于是年8月成立,池水头村 也于1941年1月建立了村级抗日政权。1941年2 月八路军打开昆嵛山后,文登划为八个区,葛家编 为第一区,成为昆嵛山根据地的一部分。区委在各 村成立了抗日组织,母亲被群众推选为第一任妇 救会长。是年,母亲16岁,是当时根据地内最年轻 的妇救会长。 母亲在村中,几十年来,上至耄耋老人,下至 嫩稚儿童,都以“香姑”尊称她。母亲在村中同辈份 的人太多,下一辈人都称母亲为“文香姑”。由于母 亲处事公道、以身作则,众多的下一辈都不约而同 地尊称母亲为“香姑”。同辈和长辈的人则称母亲 为“他香姑”,比母亲小两辈的则称母亲“香姑婆”。 在几十年的时间里,村中人都以“香姑”来指代母 亲。上世纪五十年代,我们经常看到中小学生,见 了母亲都行鞠躬礼和少先队礼,小小年纪的我们 都很是为母亲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