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作衡同志简介:

刘作衡 (1912-2010) 刘作衡,山东省博兴人。1932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参加博兴暴动。先后任博兴县农会会长,清河区农救会副主任、主任,博兴县总救会主任,惠民地委职救会工会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共惠民地委工委副书记,惠民专署民政科科员、农业科副科长、水产科副科长,惠民专署农林局、林业局副局长,惠民专署农林办公室副主任,博兴县生产指导副主任、顾问、革委会顾问,惠民地区林业局顾问。 刘作衡,1912年农历7月14日出生于 博兴县屯田村。他出生的村庄虽然土地广 阔,但同其他地方一样,大多数土地被极少 数的封建地主把持着。刘作衡的祖父在世 时勤俭持家,用省吃俭用积攒的钱置办了较 多的土地。地虽多,但大部分属于薄地,收 成并不是很好。也是命运的安排,1895年 (光绪21年),黄河在马扎子(属高青县)顺 河堤决口,博兴县全县受灾,刘作衡的祖父 家因祸得福,大部分薄地都被黄河水淤成了 好地。从此,土地的物产丰富了,刘家的日子也好了起来。 刘作衡的父亲读书到20多岁,天资聪颖,为全村人所钦佩,但脾气 倔强,好赌博,爱打抱不平,为封建势力所不容。他的对手有计划地设圈 套,通过赌博诱使他在很短的时间内几乎将全部田产输光,只剩下七八 分地。刘作衡的父亲倍感脸上无光,生活更是无以为继,一气之下,撂下 刘作衡及其母亲、哥哥闯了关东。在刘作衡4岁的时候,母亲连气带累 一病不起,不久撒手人寰,刘作衡兄弟二人只好依靠二伯父生活。父亲 听说母亲病故后,回到家乡以教书为业,不到一年抑郁而死。不久,刘作 衡的哥哥又因病夭折。此后,刘作衡跟随二伯父母过日子。二伯父母对 刘作衡像亲生儿子一样对待,刘作衡也把二伯父母看作是自己的亲生父 母。二伯父不识字,性情暴躁,脾气不好,但通情达理,对刘作衡管教非 常严厉。不准刘作衡旷课,更不准他和顽皮的孩子在一起,害怕他学坏 了走歪路。 刘作衡7岁人本村私塾,读过《论语》《礼》《易》《左传》等。家庭的 环境对他的影响非常大,使他从小就养成了倔强的脾气。在私塾期间, 由于塾师管教严厉,他曾逃学数次,并有两次公开与先生对抗。家庭与 学校的严管,加剧了刘作衡倔强性格的形成。从1926年开始,刘作衡辍 学在家,在二伯父的严管下参加农业劳动,但他并没有放弃继续求学的 要求。当时二伯父家的大哥高小毕业后在1日军队做事,刘作衡在他的帮 助下,曾和家庭因为求学而作过很多次斗争,终于在1931年初考入了博 兴县立第一高小,半年后转入博兴县立师范讲习所。由于师范讲习所的 教师多数是进步分子,政治环境也比较宽松,刘作衡在此期间阅读了《少 年漂泊》《鸭绿江上》《屠场》《苏俄视察记》等进步作品,并聆听了王溥 泉(后更名刘顺元)讲授的社会进化史提纲、张静源讲授的帝国主义侵 略中国问题等。从此,他对共产党和共产主义有了初步了解。1932年3 月,经张继光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2年8月,博兴发生了震撼齐鲁的“八四”农民暴动。暴动队伍 到达刘作衡所在的屯田村时,他便帮助部队在本村开展斗地主、打土豪、 分地分粮等工作。部队撤出屯田村时,刘作衡被安排留在本村做地方情 报工作。国民党政府的镇压部队到来后,他逃往亲戚家躲藏。三个月 后,由于被分粮地主告发,他被捕入狱。在狱中刘作衡没有吐露有价值 的口供,经过十几天的时间,家人卖掉了房子,又借了部分债,将刘作衡 赎出。之后,为避难,他辗转到了张店,在那里结识了张子俞等人,并由 他们出资开了一间香油铺,自此与党失去联系。 由于性格使然,和张子俞他们在一起,刘作衡感到有一种说不出的 畅快。1933年春,他们劫持日本人铃木750元现洋,买了三支枪,并打 算一块儿再搞几次活动弄钱买枪。一次计划在邹平孙镇银行绑架一个 银行家的过程中,由于行动泄密,被当时的邹平县公安局发觉,4名同伙 丧命,刘作衡侥幸逃脱。此后两年多的时间里,刘作衡灰心丧气,情绪低 落。 1936年春,适逢博兴招考小学教员,刘作衡参加了考试并被录用, 分配到张侯镇小学任教。七七事变后,学校被迫停办,刘作衡随之失业。 1937年冬,刘作衡听说张文韬在高渡村秘密进行党的活动,组织进 步青年成立自卫团,连续两个晚上去找张文韬,非常迫切地想和他交流 思想,但由于人多不便多谈。后来,在张文韬的安排下,刘作衡与龙河村 的党员韩洪甫取得了联系。从此,刘作衡又回到党的组织中。 1938年3月,博兴抗日人民志愿军成立,刘作衡参加了该武装,并 任班长。1939年3月,刘作衡在家养病期间,看到与他同村的国民党顽 固派营长刘子刚掌握有100多条枪,便设法在清明节前搞到了一支大 枪,交给了组织。被敌人发现后,刘作衡处境十分危险,遂由当时的县委 组织部长蔡恩溥介绍,于1939年10月到清河地委党训班学习。结业 后,恰逢中共益、寿、临、广四边县委员会成立,刘作衡被安排到中共四边 县委员会任农救会长。 1940年7月,山东省联合代表大会召开,刘作衡参加了这次大会, 并当选为山东省农救总会执行委员。 1940年11月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刘作衡先后在清河区各救 会、农救会,清河区清中地委农救分会,博兴县各救会,渤海区三地委民 运部担任副会长、分会长、会长等职务。 1945年3月,博兴县掀起了大生产运动,刘作衡在博兴县三里庄村 (纯化镇三里村)蹲点,发动群众办起了苏联集体农庄式的农业合作社。 提出“有饭大家吃,有衣大家穿,有活大家干的”口号,将全村的生产资 料及部分生活资料“大掺了”。其作法曾在全县村干部大会上作了介 绍,但作为走集体化道路的一种尝试,这种“大掺了”的作法超越了当时 的社会现实条件。1945年秋,区党委根据群众的要求解散了这个合作 社。 新中国成立后至“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开始,刘作衡先后担任中 共惠民地委工委副书记、工会副会长、水产科副科长、农业科副科长,惠 民地区林业局副局长、农林办公室副主任等职务。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刘作衡被诬蔑为惠民地区的“八大叛徒”之 一,遭到无理的批斗,但他始终坚信自己革命一辈子,没有错。家人恐怕他坚持不住,精神崩溃,做出非常的举动,在劝解他时,他说:“你们放心, 我绝不会自杀。”的确,那不是刘作衡的性格。 1968年冬,刘作衡连同家人一起被迫遣返回老家,接受劳动改造。 他仍以乐观的态度,在家乡与父老乡亲一起共谋发展之路。其间,他自 费买树苗绿化村前的溢洪河、小清河两河三岸;做豆腐、养猪发展村集体 经济。他种下的树苗,十几年后成长为使全村3000多口人每人拥有100 多株的成材树。不论谁家有困难,他都乐意帮忙,用自己微薄的生活费, 不知接济了多少人。家乡人忆起刘作衡,无不竖起大拇指。在那个不平 常的时期,刘作衡所做出的不平常的事,充分说明他是一个不平常的人。 在家乡期间,刘作衡同时兼任博兴县生产指挥部副主任、博兴县革命委 员会顾问等职务。1980年9月,他改任惠民地区林业局顾问,并一直享 受地专级待遇,1981年5月离职休养。 离休后,刘作衡在人住的干休所看到绿化区内杂草丛生,他不顾酷 热,亲自动手把杂草清理得千干净净。在所里谁家有难事,他都三番五 次去调解,出钱出力,直到帮人家解决困难为止。在他的带动下,干休所 的居民形成了义务劳动的好习惯,哪里有活都会有人自动去干,谁家有 困难也会有人自觉去帮助。 干休所的周围就是农民的庄稼地,每当看到有农民兄弟在田间劳 作,刘作衡就一边与他们拉家常,一边帮助劳动。干休所附近的村民,都 知道所里有一位爱劳动的老人。怕刘作衡年龄大了,到所外帮助农民干 活有危险,所里的管理人员不得不做出特殊规定:只允许刘老在所里干 些力所能及的活,不允许到所外参加其它劳动。 在干休所食堂,刘作衡将别人吃剩的馒头等食品收拾起来,分门别 类晾干,送给养殖户。在干休所大院里,看到孩子们吃东西浪费,他就当 面批评教育;发现哪里电灯没关、水龙头没拧紧,他赶快过去关掉、拧好。 他自己省吃俭用,把节省下来的工资全部用在捐资助学、扶危济困 等公益事业上。他坚持每月拿出100元钱帮助两名贫困学生。因为当 时家里条件不好,他都是宁愿苦自己,也想办法把钱省出来,直到两个学 生完成学业到他家道谢时,大家才知道了他的善举。除了资助贫困学 生,刘作衡在干休所组织的每次捐赠活动中,也总是第一个到场捐款捐物。2008年汶川大地震 消息传来,干休所在组织 捐赠时考虑到他年事已 高,体弱多病,没有通知 他。没想到的是病中的 刘作衡却拄着拐杖,让家 人搀扶着到捐赠现场,捐 款高达几千元,他的事迹 被省、市各大媒体争相报 道,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 反响。 2009年9月,经中共山东省委批准,刘作衡享受副省(部)长级医疗 待遇。9月11日,全国先进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和离退休干部表彰大会 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 出席会议并讲话,刘作衡在这次会议上被授予“全国先进离退休干部” 荣誉称号。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由于意外摔伤,不得不住院治疗,他 说:“我年龄大了,不能为国家作贡献了,但更不能给国家浪费钱财。”他 坚决不吃药,不打针,为他输液,他硬是把针头拔掉。 刘作衡于2010年5月14日逝世,享年98岁。

纪念文章:0

主页管理:开国群英

我是刘作衡的晚辈

入驻晚辈
  • 开国群英
    开国群英
留言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