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硕星同志简介:

崔硕星 (1919 -1984) 崔硕星,在求学时代接受了马列主义, 参与了博兴党组织领导的学生运动。1939 年12月加人中国共产党。抗战初期,作为 博兴县代表出席了苏鲁青年救国会清河分 会成立大会。历任博兴县青救会会长、清河 地委各救会会长、渤海行署教育处中教科科 长、群教科科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他奉 调进入教育战线,历任山东省第一工农速成 中学党总支书记、校长,山东省教育厅副厅 长,山东省行政干校副校长,淄博师专党委 书记,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 长等职,为山东省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崔硕星,原名崔心田,曾用名崔子良,1919年4月生于山东省博兴 县赤官村一户贫苦农民家中。当年,博兴大旱,河流干涸,蝗虫遍野,五 谷不收。家庭新添男丁,在重男轻女的农村固然是一件大喜事,然而在 大荒之年的赤官村,青黄不接之际就连衣食奢华的高门大户也不得不节 衣缩食,像崔家这样的贫寒家庭更是家无半日余粮,吃了上顿没下顿。 311 因此崔硕星的降生,让这个农家庄院喜忧参半,而这也注定了他比别的 孩子要经受更多的磨难。 崔家祖上可谓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祖父崔振涣,自童年起就以 给地主做长工、打短工维持生活。娶妻成家后,家庭经济没有丝毫改观, 每逢灾年或庄稼歉收时,没有活计的崔振涣不得不带着长子崔元昌和次 子崔荣昌跟着逃难队伍,远赴山西逃荒乞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 中国农村,田地素来被农民视作最大的财富和依赖,千千万万的赤贫农 民宁肯忍受苛刻的剥削,也不得不千方百计地去租种大户人家的田地, 求得一份安心与踏实。对此深有感触的祖父在伯父、父亲都长成半大小 伙子时,决定租地种菜、卖菜。伯父和父亲平素在外做长工,菜园丰收时 就和祖父一起卖菜。起初,他们用肩挑、用小车推着菜或在附近赶集或 走街串巷叫卖,后来随着生意好转和菜园扩大,他们逐渐用大车把蔬菜 运到外地出售,返程时就捎带些粮食回来贩卖。这一时期,叔父也长成 一个小伙子,能跟着一块种菜、做生意。壮丁是传统农村家庭的最大生 产力,在祖父和父辈们的勤劳苦干和灵活商业运作下,崔家的家境不断 好转,至崔硕星10岁时,已成为村内的殷实农户。 1926年2月,7岁的崔硕星进入了村内私塾启蒙。在私塾,懵懂的 他在先生的严加管束下,收起了儿童的天真与活泼,开始学习他一知半 解的“子日……”“孟日……”。1928年,伯父、父亲都扑在蔬菜生意上, 菜园生产因人手不足陷于困局。原本让崔硕星上学无非期冀他长大后 能识文断字、会算账的家庭,这时就让他回家帮着干农活。懂事的崔硕 星体谅家庭的难处,就辍学回家帮助种菜,直至一年后家庭农忙时开始 雇短工方才复学。 1931年,奉中华民国南京政府教育部改学堂、兴学校、废私塾的命 令,博兴县政府查禁了境内私塾,原有私塾或停办或并人新式学校。新 教学模式、新课程和引人人胜的知识深深地吸引了少年崔硕星,增强了 他继续求学的志愿。1932年,崔硕星到晋家村初级小学就读初小四年 级课程。同年秋,考入博兴县立第一高级小学高小班。入学后,崔硕星 学习用功,爱好打抱不平,喜欢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很快赢得了教员的喜 爱和同学们的拥护,成为学生群体中的“领袖”。当年,中共博兴县委组 织发动了震撼齐鲁的“八四”武装暴动,参与暴动的除共产党员和农民 群众外,一批学识渊博、深受学生拥护爱戴的青年教员,诸如蔡秉虔、王 苇塘等都参与了暴动。这使崔硕星和其同学们感到惊奇与意外,同时也 在学生界引起了巨大的轰动,组织“闹革命”成为当时学生们追赶社会 潮流的新趋势。 1932年,一个名叫窦笑生(“八四”暴动失败后新任博兴县委书记) 的语文教员的到来,改变了崔硕星的人生轨迹,让他由一个热血男儿初 步成长为一名少年共产主义战士。白色恐怖笼罩下的博兴,窦笑生以县 立第一高级小学(以下简称“县立一小”)语文教员身份作掩护,在博兴 师范讲习所和县立一小秘密开展革命活动。对窦笑生的课,崔硕星非常 感兴趣,慢慢地喜欢上这个老师,对他在学校内组织的活动更是踊跃参 加。很快,崔硕星就引起了窦笑生的关注与信任,与郭亦仲、王福昌等表 现积极的学生被吸收参加党的活动。在窦笑生的推荐下,崔硕星阅读了 《母亲》《少年漂泊者》《月光》以及鲁迅、郭沫若等进步作家的革命书籍。 通过阅读,他看清了中国社会的黑暗现状,加深了对现行社会制度的愤 懑和对执政的国民党当局的不满。在党的组织下,他和进步学生经常在 夜间写反对国民党当局的标语、复印共产党的传单,秘密开展党的外围 工作。 1933年,是一个让崔硕星印象深刻的年份。这一年的几次学生运 动让他铭记了斗争的必要性和团结的力量。当时学校内混进来两个不 学无术、品质恶劣的教员,人送外号“张大傻子”“郭大皮鞋”。他们在学 生中宣扬反动观点,散布金钱美女等腐朽思想,经常体罚刁难学生,引起 学生的反感。学生团体多次向校方请求裁撤这两名不称职的教员,却一 直没有结果。在窦笑生的领导下,崔硕星和刘惠民、张竹天等进步学生 决定组织学生运动,赶跑张、郭二人。当校长郝某某决定处分闹事学生 时,他们组织200多名学生紧急整队集合,击鼓鸣号,高呼口号,冲到校 长办公室要求校方表态答复。最终迫使学校妥协,将“张大傻子”和“郭 大皮鞋”赶出了学校。 1934年春,县立一小贴出布告开除王永祥等10名进步学生。崔硕 星和近百名学生在窦笑生的领导下联名给国民党县党部、教育局写抗议 书、罢课,迫使校方收回了开除学生的成命。学生运动连战告捷,让崔硕 星意识到对反动当局和腐朽的校方,只有团结的革命运动才是对症的良 药。在学生运动的高潮期,他一度计划要“偷取”校方的经费用来购买 枪支和作党的活动经费。然而,残酷的现实让他很快意识到革命不仅仅 是游行和运动。 1934年6月,窦笑生在西门里城隍庙被国民党博兴县党部诱捕。 事发当晚,崔硕星因平素与窦笑生“走得近”即被校方传去问话,要他在 国民党当局还未搜到有价值的证据前,立即到窦笑生住处寻找信函、笔 记本、书籍等交由校方销毁,以免因窦笑生事件牵累学校。闻讯后,崔硕 星忧心如焚,立即赶往窦笑生住处东翻西找,生怕有重要的证据被国民 党当局搜去。后来,他找到一个精装的日记本,上面写的全是英文,自己 全然不懂,拿给校方亦说不清楚。事件过后,反动当局将县立一小列为 反共防共的重点,对进步学生进行严厉审问,党的活动很快被镇压下去。 在博兴革命形势日趋严峻的时刻,混入共产党的队伍中的摇摆分子高冠 芳自首叛变。他不时地进出县立一小,监视师生的革命行动,使博兴党 组织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对高的卑劣行径,崔硕星无比愤慨,他一度和 进步学生秘密联络计划组织对高进行刺杀活动,终因计划不成熟而搁 置。 1934年7月,崔硕星于县立一小毕业后顺利考入惠民简易乡村师 范。当时,国民党在这所学校的统治力量较为强悍,学校在教学方面管 理严格,尤其是对学生功课有着苛刻的要求。就读期间,受窦笑生被捕 事件的影响,崔硕星对政治活动产生了不小的消极情绪,加之许久未发 现校内的革命力量和进步活动,他开始不再过问政治、埋头苦读。1937 年七七事变的爆发拉开了中华民族全民族抗战的帷幕。九一八事变以 后,对日本帝国主义的野蛮侵略无比愤慨的他,在校方当局的宣传下,逐 渐认同了一些国民党所鼓吹的“拥护领袖”“要有国家观念、民族意识” 等思想。 1937年冬,崔硕星于惠民简易乡村师范毕业。由于崔家祖上素无 达官显贵,亲戚朋友和交往密切的也全是雇工、农民和小商人,在崔硕星 谋职路上爱莫能助。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职业,他不得不回到家中。然而 当时的博兴县在山东大部沦陷、日军即将大兵压境的处境下,县长张其 丙及主要官员弃职逃窜,各军政部门土崩瓦解;地方武装——联庄会四 分五裂,主要村镇成为土匪、流寇轮番侵占、掠夺的场所;打着各种旗号 的杂牌武装在县城轮番登台,抢劫财物、奸污妇女、无恶不作,社会百业 萧条、民生凋敝。崔硕星此时在家乡谋一份体面的职业无疑是纸上谈 兵。 1938年5月,求职心切的崔硕星不惧战乱,多次独身一人到惠民、 博兴、高苑、青城县城,托当地有头面的同窗和老师为他举荐职业,皆是 无果而终。无奈之下,只好再次回到家中。不久,家中熟人给他谋取了 一个小学教员的职位。然而父亲对这份年俸只有区区28元的职位颇为 不屑并坚决不让他去履职。居家的这段日子,崔硕星帮家里做农活之余 博览群书,阅读了大量中国古典小说、公文程序、应酬大全和法律书籍。 长久找不到谋生的职业,在家时间长了难免受到父兄的责难和邻里乡亲 的挖苦,离不开家又找不到工作成为压在他心头的“两座大山”,让他变 得异常焦躁和憔悴。 1939年春,在人生道路上迷惘、踟蹰的崔硕星结识了博兴第三小学 的常瑛。常瑛在闲聊中向崔硕星灌输了很多诸如三民主义青年团(简称 “三青团”)是青年人的抗日救亡组织、是国家领袖蒋介石举办、加入这 个组织是谋取体面工作门槛之类的论调。出于对常瑛人品的不信任和 入团即能谋份好差事的怀疑,崔硕星并未填写其塞给他的入团志愿书, 致使常瑛异常恼怒并当面撕掉了入团志愿书。此后,崔硕星即与他断绝 了联系。 三 1939年5月,时任中共广饶县委书记的相炜到博兴赤尹村伊觉非 家开展革命工作。得讯后,崔硕星赶紧跑过去找到了相炜,而正是在相 炜的启发开导下,他走上了革命道路。在和相炜的这次促膝长谈中,他 明白了当前的抗战形式、党的抗日方针策略以及劳苦大众翻身闹革命的 缘由。一次开会中,相炜高唱“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抗战的一天来 到了!抗战的一天来到了……”革命歌曲,让20岁的崔硕星热血沸腾, 恨不得马上奔赴前线与日军血战。相炜回广饶前勉励崔硕星要多读书、 多研究,接受革命进步思想,同时又给他留下了联络地点。此后,崔硕星 多次去贤城村张竹天家,拿回相炜给他的报纸和刊物。在阅读中,崔硕 星对当前抗战形势和国共双方的抗战策略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在思想 上逐步认同了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同年8月,在张竹天的介绍下,他正 式参加了党的抗战活动。 抗日战争由战略防御阶段转入战略相持阶段后,以蒋介石为代表的 南京国民政府开始推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政策。在国民党上层的 推波助澜下,博兴县国民党顽固派和土匪武装非常仇视共产党的活动, 到处骚扰破坏,给党的抗战工作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在这困难危险的环 境中,崔硕星、伊觉非、孙涛等青年干部在县委的培养下迅速成长起来。 他们满怀革命激情,向农村青年教唱《延安抗日大学校歌》鼓舞斗志;和 敌人斗智斗勇,采取“选种一滚雪球”(即先在一个村子选好革命的“种 子”,然后用“滚雪球”方式逐步壮大革命队伍)的方式,扩大青救会组 织。 1939年12月,清河区在广饶县黄家榘高召开苏鲁青年救国会清河 分会成立大会,崔硕星作为博兴县代表之一出席了大会。会议期间的所 见所闻对崔硕星的触动非常大,他撰写了纪念一二九学生运动和纪念南 京大屠杀的文章,均被刊载在党的宣传报刊上。回到博兴后,在相炜和 郭景涛的介绍下,崔硕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随即安排到一、三区组织开 展青年救国会工作。其间,他秘密组织青年干部学习上级文件、研究如 何因地制宜开展农村青年工作;印制、分发《青救会章程》《青年工作需 知》等文件,使一、三区的青救会工作迅速开展起来。在崔硕星的大力推 动下,仅仅两个月的时间,一、三区就用“滚雪球”的方式建立起赤尹、赤 官、王店、王孟、杨集、皂李等近20个青救会组织。 1940年4月,博兴三区成立青救会,崔硕星任会长。同年8月,博兴 县青年救国会在六区马家村宣告成立,崔硕星当选为会长。此后,按照 中共博兴县委组建抗日武装的指示,崔硕星在开展青救会工作的同时, 秘密组建了一支青年抗日武装,锄奸、镇压地主恶霸,并随部队开赴博兴 七区(敌占区)开展工作。1940年12月,清河区在博兴县召开工、农、 青、妇、文各界联合代表大会,成立了清河区各界联合救国会,下设清东、 清西、清中三个分会。崔硕星当选为清中分会副会长。不久,博兴县各 界代表1000余人在三区郑家村举行会议宣告成立博兴县各界抗日救国 联合会,通过民主选举产生了博兴县各界救国会领导机构,崔硕星当选 为青救会会长。 1941年4月,崔硕星调任中共博兴县委委员、宣传部部长。为提高 博兴县党员干部素质,他按照县委的指示组建了教育团,到全县各地帮 助基层支部开展教育活动,并开办了流动党员训练班。通过教育培训, 加强了党的组织建设,壮大了党员队伍,有401人加入党组织;对27名 阶级异己分子和不具备党员条件的党员停止了组织关系;对全县32个 较差的党支部进行了整顿,使这些支部进一步明确了武装斗争的思路; 组织起了青抗先、民兵游击小组,积极带领群众开展反“蚕食”、反“扫 荡”斗争。其间,崔硕星兼任了清河区委机关报《群众报》社博兴通讯站 站长。他从县区机关干部中培养了一大批通讯员,组织以“捷报”“号 外”等形式印刷抗日军民在各个战场的胜利喜讯,以小报或快报的形式 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表彰抗日英模人物、激发群众的抗日热情。因其工 作卓有成绩,多次受到了中共清河区委的表扬奖励。 1941年11月,崔硕星调任中共清中地委各救会会长。在1942年1 月博兴县召开的抗日军人家属代表座谈会上,他代表清中区各救会作了 当前抗日斗争的形势报告,汇报了前线战士英勇杀敌的光辉战绩。同年 5月,博兴县各救会在纯化召开青年抗日先锋队代表大会,全县4个区 80个村庄的1100多名青年参加了大会。大会宣告成立博兴县青抗先 大队部,崔硕星当选为教导员。此后,每次回博兴,他都要到县青抗先大 队部,指导队伍建设和青年进行队列、刺杀和射击训练,为博兴县地方武 装力量的建设和全县抗日救国运动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1942年底,日伪军对清中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扫荡”和“蚕食”,抗日 根据地逐渐被分割、封锁,面积不断缩减。中共清中地委、清中专署与中 共博兴县委、县政府合署办公,崔硕星调任中共博兴县委委员、青救会会 长。1943年6月,调任中共博兴县委委员、宣传部部长。在熟悉的工作 岗位上,他大刀阔斧地整顿党员干部学习制度,普及提高国民教育,注重 对宣传干部的培养,使他们撰写宣传材料的能力得到较大提升。 1944年春,崔硕星被中共博兴县委安排到三区开展群众工作。在 日伪军的一次“铁壁合围”拉网式大“扫荡”中,他和部分区委干部、区中 队战士被包围在康坊村一带。紧急关头,未曾经历过战场洗礼的崔硕星 临危不惧,镇静自若地指挥区中队战士掩护区委干部和群众转移,并主 动承担了拖延日伪军的任务。在日伪军蜂拥而至的情况下,无法突围的 他果断隐蔽掩埋了随身携带的文件、枪支,混乱中换上一身老百姓衣服, 化装成当地农民混入四散外逃的队伍中。日伪军把外逃的人群逼到康 家坊村空地上,将他们认为可疑的人当场刑讯逼供并带回窝点继续盘 查。在日伪军士兵的筛选下,崔硕星沉着冷静地把自己伪装成一个本 分、恐惧的农民,成功骗过了他们,最终和大部分群众被释放离开。这次 突围,让崔硕星见识了斗争的残酷性和日伪军的血腥镇压,锤炼了胆魄 和意志,让他以更加饱满的斗志在革命道路上砥砺前行。 1944年9月,崔硕星奉命调到中共渤海区委高级整风班参加整风 学习。一年的学习中,他认真学习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著作和党的有关文 献,理论水平得到很大提高,被推选为整风班支部委员、小组长。抗日战 争胜利后,崔硕星被组织安排到渤海公学,任公学党总支副书记、训导主 任。其间,他非常注重对学生干部的培养,先后两次带队组织学生干部 到农村开展反奸诉苦和土地改革运动,让学生在农村这座大熔炉中接受 锻炼教育。由于其在土地改革运动中的出色表现,被组织上推举、吸收 参加了渤海区党委召开的土地会议暨“三查三整”会议。会议上,针对 国民党反动派贪污腐化、追求享乐的作风,他做了一个系统发言,得到与 会代表的阵阵掌声。1948年5月,调任渤海区行署教育处,先后任中教 科科长、视导室副主任、群教科科长等职务。 四 1950年5月,渤海区撤销,崔硕星调入济南。同年7月,任山东省第 一工农速成中学党总支书记、校长。其间,他密切联系群众,严格控制经 费开支,认真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关心学生成长,为党和国家培养了 一大批适应高科技和新形势建设需要的工农干部。1952年8月,调入 山东省教育厅,历任统调科科长,计财处副处长、处长,普教处处长,厅党 组成员、副厅长,为新中国成立初期山东省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 贡献。1962年4月至1966年6月,调任山东省行政干校党委委员、副校 长。其间,被组织安排到中央高级党校普通班学习14个月。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崔硕星遭到迫害,被造反派关“牛棚”、被批 斗,下放至“五七”大队接受劳动改造。1972年6月,平反后调任淄博师 专党委书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崔硕星坚决拥护党在新时期的思 想路线和方针政策,对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加充满信心,在工作 中严格要求自己,常常带病坚守工作岗位,激励师专的全体教职工奋发 努力、争先创优。1979年12月,调任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党委副书记、副 校长。1984年1月18日,因病医治无效逝世,终年65岁。

纪念文章:0

主页管理:开国群英

我是崔硕星的晚辈

入驻晚辈
  • 开国群英
    开国群英
留言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