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立洲,1923年出生于博兴县陈户镇郑家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 他家除耕种自家的十几亩地外,还经营着柳编制品的家庭作坊,所以家 境尚好。他幼年丧母,从小就跟爷爷学习武术,并读到初中一年级。他 和爷爷、父亲、继母,本可以过着安详宁静、丰衣足食的小康生活,但自日 军侵入博兴县后,郑家的生活被彻底破坏了。 从1938年起,多支打着“华北自治联军”旗号的部队先后侵入博兴, 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一天,一支“华北自治联军”的几个士 兵,闯入郑立洲家,向其爷爷敲诈勒索不成,最后将其爷爷杀害,并绑走 郑立洲父亲郑师堂。为了料理爷爷后事和走门路、通关子赎回父亲,郑 家卖掉了土地、房屋,关闭了作坊,倾家荡产。从小就疾恶如仇的郑立 洲,咬牙切齿,一心想为死去的爷爷报仇。于是,他瞒着家人,偷偷地寻 找抗日队伍。由于日军侵入博兴后,形势复杂,纷纷建立起来的抗日地 方武装,鱼龙混杂。他先加入了一支干土匪勾当的所谓的“抗日”队伍, 但事实告诉他,这不是他要寻找的队伍。于是,他在一个风雨交加的深 夜,躲过岗哨,逃了出去。 1940年2月,山东纵队第三支队执行中共山东分局和八路军山东 纵队《关于三支队重大战略转移问题的决议》,分三路北渡小清河,开辟 了小清河北抗日根据地。3月3日,八路军山东纵队第六军分区司令员 马千里率领的先遣部队在纯化镇东王文村与前来围剿的日军遭遇。八 路军战士英勇顽强,以少胜多,打出了军威,赢得了人民的赞誉。 371 1940年春的一天,郑立洲偶遇了家住博兴县纯化镇东王文村的孙 景芳。孙景芳是地下交通员。在孙景芳的动员和介绍下,郑立洲加入了 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三支队基干一营李曼村部。由于郑立洲有文化,再加 上他学习认真,训练刻苦,作战勇敢,机智灵活,得到营长李曼村的赏识 和战友们的好评。同时,郑立洲从加入八路军半年来的亲身经历中体会 到,八路军才是自己真正要寻找的部队,共产党是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 因此提出了入党要求,并于这年7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担任了班长。 1940年11月,为加强部队正规化建设,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三支队 奉命整编为山东纵队第三旅,许世友任旅长,刘其人任政委。三旅下辖 七、八、九3个团,郑立洲所在班被编人七团一营,营长李丕功,教导员岳 华,主要战斗在博兴一带。 1941年4月,七团一营配合博兴县开辟新区工作队南渡小清河,深 入日伪控制的二、四区东部村庄,发动群众,发展地下武装。20日,一营 与由桓台县进犯博兴之日伪军激战,活捉日军1名,缴获机枪1挺、步枪 10余支,取得胜利。为此,日伪于5月12日纠集1500人,突然包围了驻 扎在大、小王桥的一营和博兴县大队。敌人有备而来报仇心切,八路军 战士在人民群众的支援下更是英勇顽强。一营教战员与敌激战终日,胜 利突围。此战,共毙伤日伪170余人;一营也有教导员岳华等28人壮烈 牺牲,郑立洲在激战中负重伤。郑立洲负伤后,被转移到群众基础比较 好的纯化镇东王文村的孙景芳家养伤。在养伤的两个多月中,郑立洲与 孙景芳建立了较深的同志情谊,并萌发了爱情。 1941年8月,伤愈后的郑立洲奉命去牙山根据地(栖霞县境内)胶 东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在“抗大”学习期间,郑立洲认真学政治、学文 化、学军事。由于正处于日伪大“扫荡”时期,“抗大”学员需要随时转 移,并配合八路军主力作战,因此“抗大”没有固定校址,学习时间也得 不到保证,因而郑立洲他们的学习时间大大地超过了预定时间。1942 年11月初起,日军对胶东地区进行“冬季拉网大扫荡”。胶东军区军政 委员会委员、“抗大”校长聂凤智,一边指挥地方党政机关和群众安全转 移,一边率“抗大”学员隐蔽穿插,寻机破“网”。同时,聂凤智还有一个 重大任务,就是突围中必须绝对保证许世友妻子、学员田明兰的安全。 聂凤智把这个艰巨任务交给了学员班第十二班班长郑立洲。在突围中, 郑立洲伴随田明兰左右,当田明兰跑不动时,郑立洲背起她一口气跑了 好几里路,没让田明兰受半点伤。日军冬季“大扫荡”结束后,“抗大”继 续按预定要求培训学员。1943年春,郑立洲在“抗大”学习毕业后,被分 配到八路军十三团二营四连当班长,一年后当上了四连二排排长。同 时,聂凤智也担任了十三团团长。从此,郑立洲跟随聂凤智转战胶东地 区,与日伪军进行着殊死斗争,歼灭了大量敌人。1945年6月,郑立洲 任四连副连长。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根据中共中央指示,山 东八路军开始了大反攻,郑立洲参加了夺取仍被日伪军占据的平度县城 等多次战斗。1946年10月,国共两党签订停战协定。在此期间,当兵5 年的郑立洲请假回博兴老家,与孙景芳结了婚。回部队后,郑立洲就参 加了灵山战斗,他所在部队击败了国民党第五十四军和暂编十二师向山 东即墨解放区的大规模军事进攻。接着,郑立洲又参加了抢占高密县城 的战斗。战斗中,四连连长、指导员牺牲,郑立洲负轻伤。在掖县整训期 间,郑立洲任四连连长兼指导员。 1947年1月起,郑立洲先后参加了鲁南战役、莱芜战役。在莱芜战 役中,其左腿被敌人的火焰喷射器喷出的火焰严重灼伤。在辛庄地区的 师部医院治伤期间,上级给四连派来了连长。伤愈后,郑立洲率领四连 又投入了孟良崮战役。在战役中,四连与敌人在六00高地反复争夺, 最终占领了高地,为孟良崮战役胜利赢得了时间,但四连伤亡过半,连长 负重伤,郑立洲左臂负轻伤。孟良崮战役后,四连被纵队授予“英雄连” 称号。1948年8月下旬,郑立洲所在部队又参加了济南战役。战斗中, 他指挥战士机智灵活地与敌人作战,冒着敌人炮火,经过数次拉锯争夺, 终于攀上城墙,为大部队攻人城内撕开了一个突破口。战役结束后,四 连被山东兵团司令部授予“济南英雄连”称号,郑立洲被评为“战斗英雄 模范”。这时,团部准备让郑立洲去一营当教导员,但郑立洲考虑到四连 补充的新兵多、需要他带领,这比自己的职务晋升更重要。于是,他说服 了团首长,继续留在四连当指导员。此时,孙景芳来到部队。孙景芳为 了留在部队,与郑立洲大吵了一场,最后经团部研究,同意孙景芳留在了 部队,并安排她去团部卫生队任卫生员。 1948年10月下旬,郑立洲所在部队奉命从济南以东地区南下,奔 赴淮海战场。先是奉命急行军追击西撤的国民党军队,后在碾庄地区与 国民党黄伯韬第七兵团决战,经过10天恶战,全歼黄伯韬兵团。继之, 又在陈官庄地区全歼孙元良兵团和黄维兵团。1949年1月6日,解放军 向国民党杜聿明集团发起总攻。在1月8日的战斗中,四连与杜聿明部 进行短兵相接的血战,打退了数倍于己的国民党军队的10多次进攻,以 伤亡大半的代价,坚守住了阵地,为最终全歼杜聿明集团30万人作出了 贡献。 淮海战役结束后,郑立洲所在部队奉命在徐州的贾汪地区进行休 整。休整期间,各部队根据中央军委关于统一军队编制和番号的命令进 行了改编。由于在淮海战役中营级及其以下干部伤亡大,缺额多,需要 大量补充。根据第三野战军的“英勇顽强,讲究战术;执行政策,遵守纪 律;联系群众,爱兵爱民;作风民主,力求进步”的提拔干部四条标准,郑 立洲被任命为二十八军八十三师二四九团二营教导员。任教导员后,郑 立洲狠抓入伍新兵的政治思想工作,深入连队了解干部战士的思想实 际,并根据官兵中轻敌和惧敌(怕过长江)的思想,请当地熟悉长江水汛 的渔民给战士们讲解有关长江水汛知识和他们在长江捕鱼的经验,请连 队中苦大仇深的战友对战士们作诉苦报告,激发战士们将革命进行到底 的热情。同时和营长一起,抓好全营的军事训练和划船渡江训练。 1949年4月21日晚7时40分,二十八军加强突击营乘坐260只木 船,分别从靖江县的上四圩港、上六圩港、上二圩港、下四圩港出发,至晚 8时30分,突破国民党军江阴申港新沟口滩头防线,并不断扩大和巩固 滩头阵地,为后续大部队渡江后一往无前地向南挺进扫除障碍。晚10 时,二十八军开始全面渡江。4月22日零时,二四九团奉命从八圩港以 西渡江。郑立洲指挥战士有序、快速登上渡船,向南岸驶去。由于东北 风渐渐小了,船速普遍慢了下来,只能靠水手划桨渡江,因而至22日拂 晓才在南岸东江头滩头登陆。按作战部署,二四九团过江后,分左、中、 右3路向舜过山挺进。过了江堤,郑立洲迅速整理队伍,发现二营六连 的大部还未上岸。事不宜迟,郑立洲当机立断,率二营大部,在地方向导 引领下,冒着浓浓的晨雾,向东南方向的小铺头和朱家店村挺进。当二 营先头部队从朱家店和小铺头村之间穿过,欲跨过澄常(江阴至常州) 公路时,与从由申港往东沿途阻击解放军渡江部队的国民党军二三0师 一部相遇,双方即刻交火。见敌众火力猛,二营先头部队迅速撤向公路 北面的李沟头河。郑立洲迅速指挥部队进入李沟头河南岸,凭借河岸与 敌人展开激战。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激战,二营歼敌200余人,切断了敌 人增援部队的通道,阻遏了夏港西进一个营的驰援之敌,粉碎了近一个 团的敌人妄图东进申港阻击解放军挺进舜过山、歼灭舜过山守敌四三六 团的企图。在李沟头战斗中,郑立洲完全能够突围脱险,但他把生的希 望留给了其他营连指挥员,亲率110位战士与敌人战斗到最后时刻,壮 烈牺牲。牺牲时,郑立洲年仅26岁。为纪念丈夫,郑立洲妻子孙景芳将 第二个女儿的名字起名为郑江阴。 李沟头战斗,是渡江战役中在江阴境内发生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战 斗。为纪念在这次战斗中英勇献身的郑立洲等革命烈士,江阴县于门乡 人民政府于1949年5月在烈士们的土墓前树立了纪念碑;江阴县人民 政府先后于1970年、1982年、1984年,分三期工程、投入20多万元建成 占地面积2400多平方米的渡江战役李沟头烈士陵园;2013年4月动工, 新建占地90多亩的渡江战役李沟头烈士陵园,投入1200余万元,当年 11月竣工。 为纪念这次战斗及在战斗中牺牲的郑立洲等烈士,江阴市将北庄村 改名为李沟头村。江阴市党史研究室还以郑立洲烈士事迹为基本素材 写成《血荐李沟头》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