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可义同志简介:

张可义,1920年9月出生,山东滕县人。张老出身贫苦,做过长工。25岁参加八路军,他坚持斗争的鲁南微山湖地区形势复杂,面对日寇“扫荡”“三光”,部队经常需要转移,地上铺上稻草就是床。战士们轮流放哨,形势紧张时,甚至一夜三迁。保卫鲁南,收复邹县、滕县。战斗最惨烈的时候,一个连打得只剩下7名战士。 抗战胜利后,他继续参加战斗。攻克济南,参加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直到解放舟山群岛大小战斗无数,身体多次负伤。老人头顶的一块伤疤,就是1948年解放开封负的伤。开封城墙高沟深,敌人负隅顽抗,张老脑袋被弹片中,“脑浆都流出来了!” 解放勋章、二等功1次、三等功4次,这些军功章里深深记录着,他为革命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然而,张老却说“我并没有立过什么大功!”在他心里,那些牺牲生命的战友,才是真正的英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党的恩情大如天,我十分感恩。” 新中国成立后,张老被转编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公安军”。1957年,张可义以连级干部身份转业,正式参加新中国的劳改工作,成为新中国第一代监狱人民警察。困难时期,劳改单位自力更生改善伙食,到下沙种菜,到临平山采豆子。而张可义,被安排去当了“渔夫”。张可义是捕鱼队负责人,张老是山东人,水性不好。 “服从组织安排,那时候大家都苦。”身为船长,不能离开船送鱼回单位。整整一年多,他一直坚守船居生活。再艰苦的岁月,在张老身上,沉淀的都是沉稳和乐观。 张老最后的5年工作生涯,担任浙江省第四监狱子弟学校的“一把手”。张老和往常一样,坚决服从安排,“不懂就学,多总结,多体会!”子弟学校几十个班级,教学跨越了小学、初中。“教育工作要是搞不好,就是对不住同志们!”他担起千钧担,为提高教师队伍的水平,他想尽办法,听说哪里有待分配的大学生或有准备返乡的浙江籍教师时,他都竭尽全力招录。子弟学校,培养了不少好学生,成为第二代监狱人民警察。直至离休,张老恋恋不舍地离开了他钟爱的监狱事业。

纪念文章:0

主页管理:开国群英

我是张可义的晚辈

入驻晚辈
  • 开国群英
    开国群英
留言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