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隆祥同志简介:

孙隆祥,男,1930年8月出生,山东沂南人。1946年5月 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革命。历任山东沂南砖埠村村长,沂南 区中队排长,25军75师223团班长、排长、副连长、参谋、连 长,第四炮校学员,74师教导营连长、220团3营副营长、司 令部炮兵主任、副参谋长、参谋长,208团副团长,湖州市三天 门丝厂党委副书记、书记等职。1993年12月离职休养。 17周岁那年,孙隆祥参军入伍。经历了大大小小几十场战役,对于这些战役,孙老似乎有很多想说的话。 1948年8月,孙隆祥年满十八周岁,三个月之后,他就参与了三大战役之一的淮海战役。1948年11月淮海战役正式拉开了序幕。淮海战役共有三大阶段,孙老参与了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战斗。在淮海战役进入第一阶段时,孙老所在的部队在今江苏省徐州市新沂市西边沛县的碾庄地区打阻击战,主要目的是要消灭黄百韬兵团。 黄百韬是国民党的第七兵团司令官,该兵团有十几万人。那时正位于新沂市的碾庄,预备向东进发到连云港。孙老所在的部队集中力量在这个地方打阻击,就是为了把这一兵团消灭掉。那时的孙老只知道敌军有十几万人,但是不知道己方有多少人。 “我们那时候打这场仗,准备了差不多一个星期,准备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挖战壕,我们一共挖了三道战壕。第一道在最前沿,第二道离第一道100多米200米的样子,后面还有第三道。”讲到这里时,孙老停了一停,眼睛目视前方,似乎又一次回到了现场。“当时打的是82炮,是一种82毫米的迫击炮。第一天敌方只是试探性地打打小炮,第二天就开始动真格的了,那时候的国民党军队不会直接上步兵,而是先用飞机、炮弹打头阵。先用飞机、大炮一起打你五分钟到十分钟,等到你们都趴下了,步兵就冲上来了。第二天,我们就已经吃不消了,敌人就立刻冲上来,第一条战壕就让敌人暂时占领了,我们就退到二线。可是我们后面还有预备队啊。”孙老抬起了手臂,日艮睛里面闪现着光芒,“他们后来就冲上去把第一道战壕夺过来,此后我们就牢牢地守住了我们的阵地,再也没有失去过!” 据孙老所说,那时支援黄百韬兵团的国民党新五军是国民党的王牌军队,他们在菲律宾受过专业的军事训练,武器装备都是美式的。敌军士兵头戴钢盔,脚穿皮军靴,和孙老他们的“黄军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们的武器很先进,我们也是第一次见到这些装备。厉害啊厉害!”孙老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令人闻风丧胆的B-25轰炸机在年轻的孙隆祥和他的战友们的头上飞过,投下的炸弹散落在他们周围。这些B-25轰炸机投下的炸弹将周围的土都炸了起来,整个战场硝烟弥漫、尘土飞扬。这场阻击战打了将近一个星期,但是真正打起来最厉害的也就三天。孙老回忆道:“活就活,不活就不活。” 这场前后将近15天的战斗让年仅十八岁的孙隆祥第一次见识到了战争的残酷,孙老这样讲到:“我们班当时只牺牲了一位同志,但是在前面那道战壕里的步兵牺牲得差不多了,那叫一个惨哇!凡是敌人的炮和飞机一打,战壕就平了,战壕就没有好过。国民党采取的是‘羊群战术’,都是一个团、一个营地往前冲。可是我们死守阵地不放松,最后还是让我们打了下来。” 等到战争进入到第五天的时候,敌军就已经损失惨重了,差不多快要被我军消灭了。“我们还不能马上撤退,一不留神敌人就会逃跑,他们可以借助连云港这个港口城市从海上逃跑,我们部队就在原地待命,守住黄百韬兵团。等到第七天之后就换了部队驻扎,我们这个部队就调到安徽的宿州,要到那儿去打黄维兵团。”黄维兵团此刻正在安徽省,准备前去增援徐州的国民党部队,但是被孙老的兄弟部队围住了。 孙老所在的部队连夜赶路前去围困黄维兵团,他们在晚上6点钟撤出阵地,吃晚饭吃到7点,之后就直接出发,绕路避开徐州,向宿州迸发。每个战士都是靠着自己的一双脚从江苏省的新沂走到了安徽省的宿州。他们整整走了13个小时,中间不休息,直到第二天早上8点钟才走到,以每小时十几里路的速度前行着,走得脚上都起了血泡。“我那时候印象最深的是我们的指导员说了一句话:‘同志们,双脚双泡啊!”’ 在安徽省的双堆集,孙老所在的部队和兄弟部队一直围困黄维兵团,黄维兵团的指挥中心在村子里面,一直被压缩。孙老这样讲到:“第二天清晨,我们的巡逻兵去看的时候,发现黄维部队的兵不见了,那我们要追呀!我们就赶紧出发去追敌人,可不能让他们跑远了,他们跑我们就追!结果我们的士兵在坦克车里面发现了战战兢兢的黄维,这可不是电影啊,是真实的事情,他就躲在一辆坦克里面!” 淮海战役中,消灭及改编国民党军队55万余人。孙老所在的部队一共2000多人,牺牲了1500人,只活了500人,可见战争状况的惨烈。 孙老今年已经87岁了,但是精神却很矍铄。讲起自己曾经的战斗经历,孙老颇感自豪。 (撰稿人:朱思齐)

纪念文章:0

主页管理:开国群英

我是孙隆祥的晚辈

入驻晚辈
  • 开国群英
    开国群英
留言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