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德久同志简介:

忆一中生活中难忘的几件事 姜德久 边区一中成立于抗日战争中期1943年7月。名为冀鲁豫 边区第一中学,实为培养革命干部的“抗大”式的学校。学校过 的是供给制和半军事化的生活。学校施行学习政治、理论、时 事、军事、政策等为主,学习文化为副的教学方针。学习从实际 出发,对学生的教育培养和锻炼提高很快。我们不仅学到了革 命本领,还学到多种知识和宝贵的革命品德和艰苦奋斗的革 命作风。边区一中培养的干部,一部分参军走向战争前线,一 部分分到解放区各级政府,参加地方政权组织发动群众工作。 学校活动在冀鲁豫边区解放区,主要是二地委所管辖的地区, 同解放区的人民群众同甘共苦,共患难。 我是1946年5月份考进冀鲁豫边区第一中学的,当时解 放战争就要开始。我家原籍是山东省寿张县老三区张广乡姜 家庄,属于冀鲁豫行署二地委所管辖的一块较小的革命根据 地。我在本村读过一年的私塾和一年的抗日小学,从小就接受 抗日的革命教育。1942年以后,本地开展了减租减息和反霸 斗争,以及土地改革。1944年我考入寿张县三区张广乡抗日 第三高小读书,1946年4月在抗高参加中国共产党。1946年 5月份,由抗高党支部保送并考入冀鲁豫边区第一中学。当时 一中的校长是郭少川,教导主任是张垓汀,党务主任是曹川 霖,我们班的班主任老师是周先绍(女),也可能是教育干事或 党支部书记。我所在的班级,不是十班就是十一班。我进校时 ·32·192 边区一中生活片断 姜德久 农民家中找住宿,树下课堂来学习。 课余演戏扭秧歌,引来群众乐喜喜。 一双筷子一个碗,有稠有干又有稀。 学生也穿“二尺半”,粗布鞋袜穿脚底。 行军背包加米袋,一日百里满有余。 老师学生心手巧,衣服被褥自拆洗。 豆楷燃灰制碱水,洗衣洗头两相宜。 上课学习土讲义,自造水笔钉本子。 学用结合讲实际,熟记文武革命理。 纪念边区一中成立五十周年

纪念文章:0

主页管理:开国群英

我是姜德久的晚辈

入驻晚辈
  • 开国群英
    开国群英
留言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