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生命的红烛 ——忆父亲郑清濂在战争年代里 . 郑惠智 1979年7月8日,我忽然接到一份急电:父亲病重速 归。我急忙打点行李,奔赴山东定陶。果真,父亲病危住 院,我天天守护在病床前,但老人家终因长年积劳成疾,不 幸于7月22日傍晚,于世长辞了. 父亲慈祥而温和的面孔,时刻浮现在我眼前,他那深沉 的充满着父爱的眼神,使我永远难以忘怀. 我的父亲抗战初期加入中国共产党,长期战斗、工作在 曹(县)东南革命根据地。他为革命出生入死,献出了自己的 一切。他是.颗把自己生命熬干的红烛。在他生命垂危的时 候,家中仅有两间空空荡荡的斗室,一床缝缝补补的被褥。 他没有给子女留下财产和存款。在他的枕前只发现一本残敛 不全的战争年代的回忆录。这就是我亲爱的父亲给我留下的 唯一的、也是最宝贵的东西.它所以宝贵,是因为它象一面镜 子,映照出一个血与火的年代,映照出一个共产党员的灵 魂,一个革命者生命的轨迹。因此,它是不应当只属于我一个 人的.它对我们这一代人和我们的后辈如何工作、生活、认 识人生的真正价值,将会得到典大的启迪。所以,我把它略加 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