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希滋同志简介:

东南崖村党支部成立后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传递情报。抗战时期,杨家山里是山东分局与胶东区党委之间进行联络的重要站点,还担负着常驻杨家山里的县级党组织与地委联系的重要任务。为此,党支部确定杨金德担任专职的政治交通员,任务重时,杨金月、杨奎斗、杨希华、杨希滋等同志都参与各种地下交通工作。为了完成地下交通任务,我们历尽千难万险,直至当地解放,在这五六年的时间里,我们不知承担了多少地下交通任务,均如期、安全完成,从未发生过任何失误。黄岛党史故事 沭河渡 1943年仲秋,晨曦刚刚晃醒了沉睡的山野,蜿蜒崎岖的山道上 便有行人了。这是一个农家汉子,20岁刚出头的年纪,四方方的脸 膛黑里泛红,剑眉下的那对大眼里闪着机智的光芒。他肩上挑着一 担柳条筐,筐里有两捆新折的高梁棍子,在悠悠地颠着,不时地散发 着淡淡的幽香。他就是中共胶县特区委(驻今黄岛区铁山街道东南 崖村)的政治交通员杨希滋。今天,他奉命去地委送一份重要的军 事情报。 不远的山坡上,传来了浑厚的歌声: “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 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 人民政府爱人民, 共产党的恩情说不完。 ……” 杨希滋情不自禁地加快了脚步儿,追着歌声望去。原来,这歌 声来自那些在田里劳作的农人。他好久没有听到这支歌了,几天来 星夜兼程的疲惫骤然间被这歌声领走了,立时觉得浑身是那样的轻 松,脚步儿也迈得更快了。不多时,山坡上青年男女的嬉闹声、婆娘 们的笑骂声、扶梨人的吆牛声、牛羊的欢叫声,在他的耳畔中飘来荡 去,像在为他演奏着一曲欢快热烈的农家乐章…… 杨希滋有些陶然如醉了,不得不放缓了脚步儿,欣赏起H艮前的 这幅令他心驰神往的图画来。他觉得这里的天格外地蓝,山格外地 青,树也格外的绿,就连吸着的空气也比杨家山里多一种甜丝丝的 滋味儿。解放区的人民太幸福了,太欢乐了!杨希滋羡慕得心里发 52

纪念文章:0

主页管理:开国群英

我是杨希滋的晚辈

入驻晚辈
  • 开国群英
    开国群英
留言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