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锦珠同志简介:

夏锦珠:一辈子跟党走 夏锦珠,商河县殷巷镇孔新村人,1927年11月生,1947年3月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1948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济南战役、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1954年担任孔新村党支 部书记。 夏锦珠小时候家庭贫寒。他上有一个姐姐,下有一个弟弟,家中只有2亩薄地,靠租种地主的地过日子。春天里,母亲带他去大沙河边挖野菜、采榆钱来充饥;夏日里地瓜秧、萝l、叶,撒上棒子面蒸着吃就是最好的饭莱;而黑面馒头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能吃到。 8岁那年,全家节衣缩食凑足了学费,父亲送他去读书。可是好景不长,1938年初,日本军队陆续侵占了济南、青岛等大城市,然后派飞机到处轰炸。商河县城也来了日本鬼子,“二鬼子”带他们烧杀抢掠。只上了三年小学的夏锦珠,只能辍学回家,每天除了放羊就是拔草,父亲暗之伤心,与母亲一商量,就把他送到邻村的一位老中医那里拜师学医。 1940年,八路军来到孔新村以后,组织起青救会、妇救会和儿童团。夏锦珠参加了儿童团,不到一年就当团长了。团里一共11个人,主要任务是站岗放哨。两三个人一组,扛着红缨枪站在村子的主要路口,对来村子里的陌生人进行排查,发现可疑的人就往村长那里带,绝不放过一个坏人。 1941年孔新村里成立了抗日剧团。全团男女有20多个人,他也积极报名参加了剧团。因为白天老百姓忙,晚上才有空闲,所以大部分演出活动是利用晚上时间开展,演出的内容是抗日打鬼子剧、唱抗日歌曲。无论在儿童团,还是在抗日剧团,夏锦珠都是积极分子。17岁那年,夏锦珠到殷巷区青年救国联合会上班,正式脱产参加革命了。那个时候,只要脱产参加革命,就算八路军,乡干部都算八路军。青救会工作的主要任务有两个:一个是组织发展儿童团;另 团;另 一个就是斗地主。那时很多农民租种地主土地。共产党实行减租减息政策,到村里开大会动员群众揭发地主如何剥削穷人、欺压老百姓等罪行,领导农民起来反抗。 夏锦珠还和游击队一起打过日本鬼子。那是1944年秋天,在商家据点的小炮楼里住着一小队鬼子。有一天,他们计划到附近村庄掠夺粮食,杀鸡宰猪带回去吃。游击队得知这一消息后,就组织几十个人在半路上阻击。大约上午十点钟左右,游击队来到了大沙河边的树林里埋伏下来。这是一个小土丘,站在上面有居高临下之势。不久,十多个鬼子扛着太阳小旗走了过来。走进伏击区时,游击队一起开枪,把鬼子打得晕头转向,吓得抬着被打伤的鬼子掉头就跑了。这是夏锦珠第一次参加战斗。在战斗中他得到了锻炼。 1947年6月,夏锦珠正式成为人民解放军战士。由于他学过中医,懂得一些医护知识,在部队当了卫生员。1948年,夏锦珠参加了济南战役,在前线坚守8昼夜。冒着枪林弹雨抢救伤员。有一次,他的腿被子弹打伤,鲜血染红了他的裤子,流到鞋里,他全然不顾,一直坚持到战斗结束。从此,他的腿留下了病根,一到阴天下雨就隐隐作疼。由于表现突出,战役结束后,夏锦珠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后来夏锦珠陆续参加了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为了新中国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新中国成立以后,夏锦珠放弃了留城工作机会,响应党的号召回到家乡,担任了孔新村的村长和支部书记。几十年来,他带领村民挖沟筑田、开垦洼地,使当年的碱涝沙滩变成了旱能浇、涝能排的良田。1996年,夏锦珠光荣退休后,仍带领全村乡亲们集资修缮村里的街 道,并自行解决了人畜饮水问题。至今,夏锦珠仍义务管护着村里的街道和树木,获得群众的一致称赞。

纪念文章:0

主页管理:开国群英

我是夏锦珠的晚辈

入驻晚辈
  • 开国群英
    开国群英
留言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