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延义同志简介:

王延义:信仰的力量 王延义,1930年5月10日生于商河县怀仁镇前寇坊村一个农民 家庭,1949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王延义的童年是悲惨的,“日本鬼子走哪抢哪儿,但凡是能吃的, 像鸡啊、猪啊,他们都捉,捉到就直接烤着吃了。我们老百姓看见鬼子就跑,只留下一些跑不动的老弱妇孺,鬼子看见我们小孩就会问我们‘家里的大人去哪里了’,如果我们不说有时候会遭到拳打脚踢。”王延义说,每当共产党八路军来了,老百姓不但不跑,还像见到亲人一样,这让小小年纪的他对共产党产生了最朴素的感情。 1947年正月,年轻的王延义便毅然报名参军,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二纵五师十三团一营重机枪连担任通讯员,从此开始了他的革命生涯。他参加的战役有,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和抗美援朝等,共有十五次大小战役。 在王延义的记忆中,几乎每次战役打响,战况都非常惨烈。记得有一次在淮河,为掩护许世友司令大部队的战略转移,我们两个团的兵力就地搭桥,最后断后的2000多人只剩下了不到200人。 “我是营部的通信员,由于大部队已成功渡河,团部决定撤退,在这么凶猛的火力中冲出重围去报信是困难的,但为了完成任务,我必须要拼命突出重围。”王延义说,他刚蹿出战壕,手就被子弹打穿了,他强忍疼痛,往前匍匐了二十多米,最后在滚入战壕的刹那间,头部又被敌机投下的炸弹炸伤,但还是把上级指令传达了下去。当时治疗根本就没有正规医院,只能寄住在老百姓家中治病养伤。在无数次与敌人的作战中,王延义几次与死神擦肩而过。但他始终坚守着党的信念,从没畏惧动摇过。 王延义在战场上的表现,很快得到组织的信任和培养。1949年6月,王延义终于如愿以偿,成为了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 解放战争结束后,当时很多人都想回家。但听到抗美援朝的号召 时,王延义觉得自己是一名党员,应该起带头作用,就主动申请报了名。 “不去抗美援朝,战争就会打到中国来,那样我们还是没有家,还是没有好日子过。”王延义老人回忆说,1951年,他和战友们一起入朝。美国鬼子有三不打:吃饭时间不打、晚上看戏不打、睡觉时间不打。他们不打我们就打,趁他们吃饭、看戏、睡觉的时候,我们就给枪装上刺刀,踮起脚尖冲进去,打了不少胜仗。 回想起在朝鲜的三年多,王延义说, “志愿军太苦了,那时候,连队到哪,哪的野菜就被吃光。我们很多通讯员9个月没换洗过衣服。1954年,王延义回国,随后就申请退伍回家。他说: “我不识字,除了打仗就会种地,不如回家多种粮食,减轻国家负担。”告别军营返乡之后,王延义坚持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 积极为村里的发展做贡献。特别是近年来,邻里间一旦发生矛盾,他就主动出面调解。时间长了,无论大事小情,乡亲们有事都愿意找他唠叨两句,他也总能让大矛盾变成小摩擦,小摩擦最后笑哈哈,多少矛盾纠纷就在他的闲话家常中消弥于无形。 “人老了,干不了别的,能给乡亲们做点事,我心里高兴”,王延义说。

纪念文章:0

主页管理:开国群英

我是王延义的晚辈

入驻晚辈
  • 开国群英
    开国群英
留言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