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振兰同志简介:

高振兰.坚贞如兰终身不悔高振兰于1925年3月出生,玉皇庙镇瓦西村人,1947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瓦西村是一处风景秀丽的地方,村后一条清溪潺潺淌过,轻轻呵护着这个幽静古布I、的村庄。1925年,一个女子降生人世,生性爱兰的父亲给女儿取名振兰。 女孩自幼勤学,很快就表现出了异于常人的聪明成熟。父亲虽是农民却也颇通文墨,见女儿敏捷好学又喜又忧,喜的是难得女儿是个读书的苗子,忧的是家境贫寒如何供得起?这时,一位家境殷实的老先生伸出了援助之手,不但负担了振兰读书的费用,还将家里珍藏的书籍借给她阅读。 振兰不负众望,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县城唯一的中学。然而天有不测风云,鬼子进犯商河后学校停课,振兰不得已回到家乡。看着邻里街坊的孩子们无书可读,她立刻组织了几个同学在村里办起了一所简陋的学校。 振兰的学校引起了邻村一位青年才俊的注意,他是大学生,毕业之后回乡探亲,听闻了振兰的事迹后毅然决定放弃城里工作,来此帮助振兰和那些穷苦的孩子们。振兰的热情率直深深打动了青年的心,青年的博学儒雅同样让情窦初开的振兰万分钟情,二人很快在大家的祝福声中走到了一起。 抗战胜利后,学校开始恢复正常。在乡镇中学里,振兰夫妇同样靠着自己的勤奋努力赢得了孩子们的欢迎,也博得了同事们的赞许。更让振兰高兴的是,1947年在丈夫的介绍下,她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然而,就在这时,一个晴天霹雳打来:由于丈夫多年来把全部身心投入到为党工作和教育事业中,终因积劳成疾不幸英年早逝。振兰在极度悲伤过后暗自发誓,一定要继承丈夫的遗志,用自己的生命继续书写丈夫未完的奋斗篇章。 解放战争时期,许多民众看不清局势而彷徨不定。振兰主动担起妇女宣传工作,挨家挨户宣讲我党的思想主张。很快,周围十里八村的妇女们在振兰的带动下,不但积极参加支前工作,有些人还纷纷要求入党。她们还为我军输送了大量的衣物、食粮,为解放战争做出了突出贡献。 建国后,人民迎来了新生。不少人劝说振兰改嫁,当时振兰才三十多岁,朴素美丽,大方直爽,上门提亲者络绎不绝。可是振兰不为所动。当初,她曾答应过丈夫,要许身革命永不再嫁,她要信守这个承诺! 在此后的几十年里,高振兰将全部的热情献给了党的教育事业。即便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她依然坚持给孩子们上课,用自己的瘦弱身躯挡住了造反者的粗暴行径。 如今的高振兰已去世。“此生许身革命,我无怨无悔!” 这就是一位普通女共产党员的情怀。

纪念文章:0

主页管理:开国群英

我是高振兰的晚辈

入驻晚辈
  • 开国群英
    开国群英
留言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