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金兰同志简介:

姚金兰:愿把一生献给党 姚金兰1929年7月出生,孙集镇南陈村人,1946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姚金兰从记事时,日本鬼子就来了。她说,当时大家整天提心吊 胆的,鬼子三天两头来抢东西,闹得民不聊生。 1943年春天,姚金兰加入了妇救会。1945年9月,日本人投降后,国民党军队纠集德平、济阳及商河境内的巨奸首恶于商河城。解放军渤海军区主力部队在地方武装和民兵的配合下,很快就包围了商河城。在战役打响之前,姚金兰夫妻双双加入到挖封锁沟和围城民兵的行列中。26日,解放军攻城部队发起总攻,一举解放了商河城。而姚金兰的丈夫,却在这场战役中壮烈牺牲。 丈夫牺牲后,姚金兰悲痛欲绝,但她没有倒下。大集体生产队时期,由于计划经济模式和管理体制的局限,加上农业科学技术不发达,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社员们一年干到头能填饱肚子的就是较好的生产队了。当时有句歌谣:“一年忙到头,买不到一盒蛤蟆油(五分钱一盒)”。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姚金兰深深地感受到了肩头沉甸甸的压力与责任,为了增加粮食产量,她每天都率先到田地里干活。当全县发动修建幸福湖储水库时,她把不满5周岁的女儿舍在家里,带领全村妇女赶往工地。当时没有挖掘机,施工就用铁锹挖,用竹筐挑土,一天下来,姚金兰累的浑身酸痛,肩膀上脱了一层皮,晚上还要开会学习。就这样,她在幸福湖一千就是一个多月,回到家女儿都不敢认她了。 1980年,农村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此时姚金兰虽不再担任村妇女主任,但始终以老党员的身份要求自己,不仅为村“两委”献计献策,还发动村民开挖了村周边的沟渠,使全村的庄稼实现了旱能浇、涝能排,极大提高了农田的产出效益。 几十年来,姚金兰用实际行动体现了“把一生献给党”的诺言。

纪念文章:0

主页管理:开国群英

我是姚金兰的晚辈

入驻晚辈
  • 开国群英
    开国群英
留言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