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翠兰:平凡中尽显风采王翠兰,1929年1月出生,怀仁镇王虎村人,1947年3加入中国共产党。提起往事,老人很是激动,似乎又回到那个战火弥漫的年代。“从我记事时开始,日本鬼子就来了,大家整天提心吊胆。”王翠兰说,她十几岁就嫁到了王虎村,鬼子三天两头来捣乱,更可气的是那些“二鬼子”,更是胡作非为。为了大家能过上安生日子,村里很多人都参加了共产党组织的妇救会,她也参加了,暗中给八路军做军鞋、准备粮食等。后来,王翠兰看到共产党真真正正给老百姓干了很多好事,于是就想入党。1947年春,18岁的王翠兰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期间,她积极动员妇女们参加识字班学文化,宣传妇女解放,纺纱织布做军鞋支援前线。当时封建思想严重,妇女们大都不出门,王翠兰就挨家挨户去做工作,动员大家下地参加生产。她还带头扔掉了裹脚布,带领本村更多的妇女们走上了“解放”的道路。新中国成立后,她继续在村中做妇女工作。她说,自己是党员,党员就要发挥好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她带头参加集体劳动,挖河挖沟,从不言累叫苦。而最令人敬佩的是,婚后公公、婆婆体弱多病,她一直侍奉老人数十年,从没叫过一声苦。在她心中,丈夫的父亲就是她的父亲,照顾公婆就是她的责任。后来,公公大小便失禁,为了不使公公身体受委屈,她顾不得害羞,强忍着刺鼻的臭气,为公公换内裤擦洗身子,洗完后再蹲到一边去呕吐。农忙季节,她天未亮就得起床,做好饭菜送到公婆面前,然后再出去干农活;晚上还要收拾家务,到很晚才能休息。不仅是对待家人,她对待邻里也总是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每当谁家遇到急事,她都会及时赶到;谁家盖房子缺少人手她就主动去帮助做饭;邻里乡亲身患重疾她都会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几十年一惯的热心肠,成为当地竞相传颂的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