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希秀于1930年4月出生,郑路镇河南赵村人,1947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这是一位慈祥的老人,头发梳得十分认真,没有一丝凌乱;下陷的眼窝里,一双深褐色的眼眸,悄悄地诉说着岁月的沧桑。她就是赵希秀,1930年出生,十六岁父母双亡,无依无靠;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凭着顽强的毅力,坚定的信念,谱写着绚丽的人生。她的父亲是一名老党员,曾为党的工作出生入死。1945年赵希秀和她的父亲一起为一名受伤的八路军疗伤,收藏了3把枪,并秘密交给了八路军。这件事被敌人知道后,他们遭受了严刑拷打,受尽了敌人各种刑具的折磨,父女俩宁死不屈,视死如归。赵希秀得救后,于1947年2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继续从事革命工作。地下党的工作更像是一场无声的苦旅。为党组织站岗放哨、传递情报……这都是她重要的工作。有一次她要把一份重要情报向上级汇报,便打扮成乞丐的样子,躲过敌人的重重盘查,连夜徒步三十多里路,终于把这份重要情报安全的送到了上级党组织手中。1948年,赵希秀带领穷苦村民斗地主、分田地,与地主阶级顽强斗争。同时她还组织村民上夜校,工作之余刻苦自学。一年下来,她不但认识了上千字,还能熟练的阅读毛主席的《论持久战》,并且深入浅出地讲解给村民听,极大地鼓舞了群众的革命热情。建国后,赵希秀响应党的号召,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改造和生产建设,担任了村妇女主任一职。为了改变家乡贫困落后的面貌,她把目光放到了村西的一片洼地上,带领大家开垦荒田,昼夜不停,累了就在地边休息片刻,连续一个多月的时间连家都没回去一趟。回忆起那段不平凡的往事,这位八十八岁的老人感慨万分。她心中常燃着一股红色的信念,永远不会褪色,就像她经常教育儿孙,人活着要多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默默的把这股信念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