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希兰于1932年1月出生,殷巷镇小屯村人,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时期,有很多人虽然没有奋战在前线,但是她们的作对于战争的胜利举足重轻,殷巷镇小屯村的孙希兰就是其中的一个。孙希兰出生于1932年1月,1947年在家人的支持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担任了村里的妇女队长。当时解放军队伍的条件十分艰苦,很多战士穿的鞋子磨破了,脚底扎破了,依然奋战在前线英勇杀敌。军装大部分也是千疮百孔,一些新入伍的战士都心心念念的能穿上正规军装。孙希兰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就挨户动员全村妇女们集中起来,日夜为战士们赶制军鞋、军装,做完一批赶紧送到前线。每当听到战场上传来胜利的消息,孙希兰就讲给大家听,就说:“我们虽然没有上前线,可大家也出了一份力,都是英雄啊!”听了她的话,大家总是热泪盈眶,更加坚定了后援工作的信心!为了让姐妹们提高思想觉悟,彻底翻身解放,孙希兰还动员大家上“午校”学文化。当时有很多人不理解,甚至会说:“家里的活那么多,还得照顾孩子和老人,哪有这闲功夫呀?反正一辈子也走不出这个村,学这个有什么用?”孙希兰就耐心地和大家说:“我们女人的价值不仅仅只是为了孩子和自己的小家,都应该有一个长远的目光.只有读书识字才能让我们了解到更多的国家大事,懂更多的道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看到祖国的发展,明白每一个中国人身上肩负的责任,才有能力为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就这样,孙希兰耐心的向大家解释着,终于一点点解开了大家心中的困惑,使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到“扫盲”活动中。与此同时,她号召大家摒弃以前的封建思想,改变以前妇女裹脚的恶劣习俗,使男女平等的观念扎根于人们的心中。因为自己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孙希兰在她的孩子们眼里成了?一个不合格的母亲。当别人家的孩子与爸爸妈妈围桌而坐一起吃饭聊天时,他们却孤独的吃着凉饭。很多时候,孙希兰回家时,孩子们都已经睡了,当孩子们醒来时她又离去。幼小的孩子们最大的愿望就是盼望着他们的妈妈早点回来,哪怕说一句话,他们都会感到心满意足了。每当看到孩子们沮丧的样子,孙希兰总是安慰他们:“我们不仅有一个小家,还有一个大家,它的名字叫祖国。只有我们的大家好了,千千万万个小家才会变得更加幸福美好。”孩子们懵懂的看着她,直到多年以后,才明白了母亲那种“舍小家,顾大家”的情怀,这是一名共产党员身上特有的一种品质。这么多年来,在全村乡亲们的眼里,孙希兰就是一个默默奉献的活雷锋。无论谁家有困难,她都伸出热情的双手,尽可能的给予帮助。村里有哪位老人生病了,病床前总能看到她忙碌的身影。谁家有急事没法照顾孩子了,最放心的人也是她;谁家闹矛盾了,最先想到的还是她,因为她的公平公正总能还原一个和睦的家庭。历经几十个春秋,到底有多少人受到过她的帮助,她自己也记不清了。因为她从没有把这些付出放在心上,她只记得: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就要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