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善志于1930年4月出生,商河县殷巷镇王家村人,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王家村位于商河县北部,北邻乐陵县(今乐陵市),东靠惠民、阳信县。自抗日战争初期,共产党的早期组织就活跃于该三县交界地区。刘善志的祖辈都是贫苦农民,过着缺衣少食的穷苦日子。能够填饱肚子,过上安稳的生活,是幼年刘善志最大的愿望。1945年春天,共产党领导群众在商河开展了减租减息和反地主恶霸的斗争,并在当地积极地发展党员。十五岁的刘善志第一次看到了共产党为广大穷苦百姓撑腰的壮举,从心里产生了对党的向往。这年9月,商河县城解放,这更加坚定了刘善志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决心。但是,当时的斗争形势非常复杂和严峻,逃走的地主、匪特仇视新生的人民政权,伺机反扑。1946年4月,由地主、土匪组成的“还乡团”窜入商河,殷巷区孙家村联防主任孙福升和农会主任孙世德被残忍杀害,其中孙世德是刘善志的老表亲。面对敌人的疯狂反扑,刘善志没有被吓倒,反而以更积极的姿态投入斗争,加入了农会组织。1947年,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17岁的刘善志终于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济南战役打响以后,刘善志怀着对党忠诚的满腔热血,参加了支前运动。当时,国民党的飞机不断狂轰滥炸,支前民工们只能边躲边走。路上不能生火做饭,怕暴露目标,饿了啃几口家里带的窝头,昼夜赶路。腿肿了,鞋破了,脚上起了一个个水泡,刘善志咬住牙坚持带头前进,为解放济南贡献了一份力量。建国后,刘善志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把自己的满腔热情投入到社会主义改造和生产建设的洪流之中。他是王家村第一位团支书和互助组长,尽管那时候困难重重,但刘善志圆满地完成了党交给的任务。搞土改、成立初级社和高级社,他都跑在前头,发挥了党员的先锋带头作用。。45410&1952年,刘善志开始担任王家村党支部的副支书。由于当时该l平:凡村的支书已经年迈,“王家村当家人”这副沉甸甸的担子,就落在年i不改轻的刘善志身上。j初;心那时的农村一穷二白,没有水利条件,基本上靠天吃饭,一旦遇到自然灾害庄稼就会绝收,老百姓的生活都成了问题。刘善志带领村民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大搞水利建设,几年后,王家村建成了相互连通的沟渠网,实现了旱能浇、涝能排,从此告别了靠天吃饭的历史。如今,六十多年过去了,刘善志主持修建的沟渠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增加农业收入,刘善志根据村里耕地大多都是平地的优势,组织群众采用农作物与蔬菜交替倒茬的方式种植,让群众尝到了甜头。从建国初期到1981年,刘善志一直担任王家村的当家人,他把人生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为全村人谋幸福上。改革开放后,由于年纪大了,刘善志不再担任村里的领导工作,但他仍然关心家乡的建设,积极地向村两委建言献策,用实际行动兑现着一位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