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兆喜同志简介:

秦兆喜,孙集镇田湾村人,1933年4月出生,1947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几十年来,他把党的宗旨视为自己的使命,一心扑在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上,是村民公认的好支书。。秦兆喜出生在战乱不断、社会动荡的年代。当时生活比较困难,一直到了八十年代才真正有了好转。秦兆喜曾对儿孙们回忆说,那时大人吃不饱,也就没有奶水喂孩子,只能给他们吃面糊糊。可那时面粉都是奢侈品,大多数时候还是以吃地瓜粥为主。农村实行大包干之后,粮食够吃了,可还有更多的物质追求。为了向土地要效益,带领大家脱贫致富,1984年,秦兆喜开始动员全村繁殖棉种。然而,过去穷怕了的村民们,一方面渴望富裕的生活,一方面又怕投入太多到最后鸡飞蛋打,所以都不积极响应。秦兆喜便一家家的走动劝说,慢慢说服了村民们开始繁殖棉种。老人的儿子对我们说,那时一斤棉花卖2毛钱,可繁殖的棉籽一斤能卖一块二毛钱。从那年开始,全村就大面积种殖,主要卖给商河一棉厂和房屯棉厂,日子慢慢的好了起来。有了这次的成功经验,秦兆喜又开始组织村民搞养殖,养殖马匹用来耕地。一头牛耕一块地要一天时间,用马只需要一上午,这样就把人力从地里解放了出来,去挣其他的钱了。从那之后,田湾村一跃成为乡里的第一富裕村。陪同采访的村支部书记告诉我们,那时,他们村就有了第一座用石头盖起的房子,这在全乡也是唯一的。直到现在,村里的经济底子也是相当好的,这都是老支书给他们打下的基础。秦兆喜兢兢业业,一直担任支部书记到65岁,当他提出退休的时候,乡里坚持挽留。老人又干了三年,并培养出一个让大家都满意的接班人之后,才完全退了下来颐养天年。如今,当年那个爱说爱笑的秦兆喜,精神差了许多,我们去老人家里的时候,他只是坐在一边看着我们,并不说话,每逢天气好的时候,他都会带着马扎到村口晒太阳。

纪念文章:0

主页管理:开国群英

我是秦兆喜的晚辈

入驻晚辈
  • 开国群英
    开国群英
留言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