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玉明同志简介:

郑玉明,1929年1月出生,许商街道常庄村人,1947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这是毛主席当年说过的话,郑玉明牢记在心大半辈子。郑玉明出生在常庄村的一个贫困农民家庭。10岁的时候父亲去世,家里没有了顶梁柱,生活一下子变得苦不堪言。在叔叔的带领下,他常在何家、五里庙等几个村里要饭。14岁那年,郑玉明不再要饭,开始给财主家干长工,做豆腐、喂牲口、挑水等。让他记忆最深的是第一次给财主家挑水,因为个子矮,辘轳把转到最高点的时候他根本够不到。但他灵机一动,找来一根绳子和一截棍子,硬是打上了第一桶水。当时他就兴奋地告诉自己:只要肯动脑子不放弃,就没有做不成的事。正是在这种信念的支撑下,他越挫越勇,最终成长为一个坚强的男子汉。1945年,也就是在他16岁的时候,我军为了解放商河城,动员青壮年挖封锁沟、修筑土楼。他积极响应号召加入其中。在修筑常庄村西头的土楼时,由于夜以继日太劳累了,土楼倾斜都没察觉,郑玉明和其他三个人被埋在土里。当战士们把他扒出来时已经不醒人事,在送医途中,他醒来后拍拍身上的土,就要回去干活。刚一走路,才发现自己的腿已经不听使唤了。正是因为这件事,他被当时的农会主任王军峨看中,在王军峨的引领下,郑玉明于1947年1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建国后,他凭着自己刻苦认真的一股劲儿,学文化,学算盘,担任了大队会计。在这个岗位上,他一干就是20年。文革后期,村里的工作仍然很乱。可是老百姓干了一年活,账目必须要弄清楚啊!为了扭转这种局面,县里派工作组到各村检查,但由于村子大,生产小队多,要想把一年的账目弄清楚又谈何容易?郑易?郑500玉明连续突击了一个多月,挨家挨户走访询问,谁和谁干活,干了啥活,干了几天。然后再整理出准确的记工表。最后,在县工作组监督之下公布账目时,这个村没有一个说不公平的。上级领导和村民们对郑玉明认真负责的态度大加赞扬。后来,他被调到原城关镇公社,负责乡镇企业的交通运输工作。虽是一般干部,但郑玉明仍是那种认真劲儿,上级安排的工作都干得有声有色。1979年,他任原城关镇公社建筑队会计期间,发生了一件他一辈子都感到遗憾的事情:年底算账的时候,两名建筑工人的帐怎么也统一不起来。郑玉明费了三天的功夫愣是查不出问题出在哪里。身为会计,他不能亏待了工人,可这个漏洞又不能让国家来承担。于是,他就从自己工资里拿出一部分,给了两位工人。回家后,郑玉明挨了媳妇一通抱怨,说人家当会计都是沾点光,你这会计当的,家里越来越穷。他一听立马把眼一瞪:噢,账目糊里糊涂,沾国家的光?我不会!就这样,郑玉明两袖清风回到家乡,而他廉洁认真的好名声,却伴他到终老。

纪念文章:0

主页管理:开国群英

我是郑玉明的晚辈

入驻晚辈
  • 开国群英
    开国群英
留言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