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汉兴,1929年3月生于沙河镇邹马村,1947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自解放初期,马汉兴就在村里担任小队长一职。当时生产力水平低,马汉兴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发现,小麦的生长跟肥料和管理有直接的关系。他就分别在两块农田里做实验,撒用不同的农家肥料,终于探索出了一条麦田管理的新路子,从而提高了产量。在带领群众集体劳动中,他总是率先垂范,在任职20年的时间里,带头组织并参加了10余次河道的治理工作。他至今仍记得,1979年7月13日的后半夜,突然下起倾盆暴雨,为了防止庄稼出现涝灾,马汉兴立即带人赶到地里安排水泵排水,从凌晨两点一直忙到中午,连续干了十多个小时,直到将地里的积水安全排出。改革开放后的1988年,为了让乡亲们快速增收致富,马汉兴多次到寿光等地学习经验,大力发展大棚蔬菜种植。建塑料大棚需较多的资金,许多人家手里的积蓄不够,他就去找乡领导,找县领导,磨破了嘴跑细了腿,终于从县农行争取贷款6000多元,从而解决了大家的资金困难。当年,村里就建起了近40多个大棚,当年人均收入达300多元。诱人的经济效益,吸引了观望者的眼球,第二年全村掀起了建大棚的热潮,达到每户一棚,规模种植引来了山西、湖北等客户前来驻村收购。到1997年,户均存款都在万元以上。如今的马汉兴老人已是88岁高龄,村里的乡亲们说起他当年带领大家致富的事,仍赞不绝口。赞不绝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