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德俊,出生于1900年8月,山东邹县人,早年随兄在济宁做棉 行生意,生活也算富裕。1928年灾祸临头,棉行失火,财产化为灰烬,回老 家卖地赔款,从此倾家荡产,一无所有。一家八口人靠他为地主当长工及租 地养家糊口。祸不单行,妻子36岁暴病而亡,更使他雪上加霜,凄凄惨惨, 没办法只好将两个小儿子送人抚养,混口饭吃,落个活命。后来他辗转到同 姓步家当长工,这步家不是土豪劣绅,为人平和,因无力耕种而雇工。“少东 家”步云亭早年参加中国共产党,是鲁西南革命根据地创始人之一,见他人 穷根子正,加上过去做过生意,颇识几个字,脑瓜灵活,办事机灵,经常给他 讲抗日道理,激发爱国热情,步德俊也深明事理,付诸行动,1938年就将大 儿子步世龙交给步云亭去抗战打鬼子。1940年步云亭介绍他加人中国共 产党,便从此走上革命征程。1944年又毅然将二儿子步世风送到抗日战争前线,鼓励他在战斗中立功。解放战争中,他将小儿子步世海也送到部队, 全家一齐为国尽忠。 二、抗日红色前哨村 抗日战争时期,山东是日本侵略中国的重点战区,控制沿海深入内陆。 鲁西南这个地方,日本鬼子、皇协军、中央军和八路军的斗争,犬牙交错,争 夺激烈。扫荡反扫荡是家常便饭。邹县农村更是如此。东纪沟村是一九四 四年六月由地委书记冯起(鲁西南革命根据地创始人之一)宣布解放,从此 不跟鬼子纳粮。可是这个村三面受敌,距敌据点都很近,南面三千米,东面 三千米,北面六千米,旧村长不敢再干了。这时在地下党组织的指导下。召 集本村名流协商一致推举步德俊当村长。他不负众望,用心把事情办好,与 大伙研究制定各种预案,如日、伪扫荡如何给八路军通风报信,怎样组织群 众疏散,坚壁清野,不让日伪抢走一粒粮。再者把群众组织起来,先后在村 里成立了抗日救国农会、基干民兵、抗日救国青年先锋队、抗日救国儿童 团、妇救会、姊妹团等组织。夜间由民兵村干部轮流放哨监视日伪行动把抗 日活动搞得轰轰烈烈,有声有色。他办事认真细致,为了把筹款安全送给八 路军,让小儿子步世海带两亲属冒着生命危险,穿数道敌人封锁线,顺利完 成任务。一九四五年农历正月十七日,日伪夜袭小前庄(村外十几户人家) 抓走11位村民做人质,要东纪沟村1000斤小麦交换人质。群众议论纷纷, 不知所措。步德俊和其他党员权衡利弊,目前日伪力量不足,出动不了多少 人,派人向八路求援。八路军迅速出动,埋伏在敌人必经之路,等战斗打响, 基干民兵、人民群众拿土枪、大刀、长矛齐上阵,打死一个鬼子,日伪寡不敌 众,弃尸而逃,钻到附近碉堡内。安全解救人质,掩埋敌人尸体。。经过反复 较量,终于赢得抗日战争胜利。一九四五年冬,区召开表彰大会,步德俊被 评为一等抗日模范,受到物资奖励。 三、奋勇当先,保卫胜利果实 抗战胜利了,1946年秋邹县进行了土地改革,步德俊分了10亩田、1亩园,满以为可以过上几天安稳日子,谁知道蒋介石背信弃义,发动全面内 战,重点进攻山东,鲁西南又成了两军厮杀的主战场。在党的领导下,开展 了轰轰烈烈的支前运动,步德俊在区召开的动员大会上,端起血酒、义愤填 膺,振臂高呼“誓死保卫胜利果实!积极行动起来,支援前线打胜仗!”在以 后的三年时间内,从山东到淮海,他率领运输队、担架队连日夜不停运送粮 草弹药,抬送伤员,在莱芜战役中,光荣负伤,评为三等甲级残废,伤未痊 愈,就重返前线,一直到淮海战役胜利结束。 四、被骗回村,又当上了村长 1949年2月,步德俊分配到菏泽地区汽车运输大队下属运输站当站 长。刚上任几天,屁股还没坐热,大队领导接到邹县东纪沟村来信,举报步 德俊过去当村长时有经济问题,要求回村核实处理。大队领导根据他一贯 表现,虽不认为这个举报是真实的,但考虑到老步快50岁的人了,辛苦劳 碌大半辈子,又有伤残,决定改为残废退伍军人回乡安置。他二话没说,服 从组织决定,扛起背包就走,当他回到村路口,众多乡亲敲锣打鼓出来欢迎 他,一派热闹景象,年轻人还风趣地说“老村长,这回可把你骗回来了!”从 此,他又重操旧业,当上了东纪沟村的村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