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泰 今天,当我们纪念抗战胜利六十周年,回忆六十年前 发生的那场战争,不禁心潮澎湃,难以平静,当年抗击日 寇的一幕幕战斗生活又清晰地浮现在眼前,其中最令我 难忘的是发生在沂蒙山区的一次战果辉煌的反“扫荡”伏 击战,现在想起来,仍感到无比的振奋和自豪。 那是1943年的夏天,高梁、玉米已长到一人多高,日 本鬼子一个大队加上伪军共一千七百多人,由沂水县城 向蒙阴集结,准备向我沂蒙山根据地进行大“扫荡”。鲁 中军区司令员王建安命令第三军分区集中主力部队在葛 庄地区设伏,歼灭敌人,粉碎敌人的“扫荡”计划。战斗由 三分区司令员孙继先亲自指挥,三分区一团、二团、十二 团担负作战任务,准备包抄歼灭运动之敌。 当时,我任十二团三营八连连长,团首长交给三营的 任务是埋伏在葛庄东北侧山头上,待敌人进入我伏击圈 后,将敌拦腰截断,然后各个歼灭。任务光荣又艰巨。我 连担任营突击队,我带领一排和连机枪班担负连主攻任 务,指导员王世广同志带领二排在右方策应,副连长陈永 全率三排为预备队。上午9时许,敌人打着“太阳旗”,大 摇大摆地进入我伏击圈。1000米、500米、300米、100米 ……当敌人完全进入我伏击圈后,我扬起匣枪,果断下达 冲击命令,在嘹亮的军号声中,突击队员像出鞘利剑“刷 刷”跃出阵地,冲向敌人。机枪班班长孟光和端着轻机枪 横扫敌群,在前面开路。手榴弹在敌群中爆炸,机枪、步 枪子弹在敌人身上开花,把山野映得一片火红。顿时,敌 人队形大乱,死的死、伤的伤,负隅顽抗的敌人像没头的 苍蝇乱冲乱撞。但是,敌人武器比我们的好,他们回过神 来后,开始以猛烈的火力向我们反击。冲在前面的机枪 班班长孟光和与几个战士相继倒下。特别是在村东北方 向的洼地里,敌人利用隐蔽地形,用山炮猛烈地向我们射 击,企图阻止我攻击部队前进,以重新调整本已打乱的队 形。这时,情况非常紧急,营长彭玉龙命令我带突击队迅 速向右前方敌炮兵阵地冲击,要不惜一切代价歼灭敌人, 把敌炮夺过来,分割敌人的任务由后续部队完成。受领 任务后,我立即带领部队投入战斗。哪知敌人也把这门 山炮作为冲出包围圈的王牌,派了两个班的兵力防卫,我进攻一度受阻。为了争取时间,我高喊:“同志们!上刺 刀,坚决歼灭敌人,把炮夺过来!”在机枪的掩护下,我们 突击队员手端刺刀,个个像猛虎一般冲向敌炮兵阵地,与 敌人展开了肉搏战,一排长李延忠、战斗英雄候俊信连续 刺死了四个鬼子,战士们个个刺刀见红,战斗异常壮烈, 最后,全歼了这股顽敌,胜利完成了任务。这次战斗,俘 虏日本鬼子两名,缴获日制“四一”式75毫米山炮一门, 炮弹数箱,战马三匹,枪支弹药以及其他军用物品一宗。 我连一排长李延忠、机枪班长孟光和等15名战士光荣牺 牲。这次战斗整整打了一天一夜,到第二天早上5点多 才结束。 葛庄反“扫荡”伏击战,是山东抗日战争史上比较出 色的一次运动战,共歼灭日军一个大队和伪军一千七百 余人,彻底粉碎了敌人的“扫荡”计划,保护了人民群众的 生命安全。这次战斗的胜利,充分体现出我军英勇顽强 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和王建安、孙继先等首长洞悉敌情、判 断准确、决心果断、部署巧妙的指挥艺术。同时,战斗的 胜利也与沂蒙山区人民的大力支援、支持密不可分。记 得有个老大爷叫赵路祯,全家五口人被鬼子杀了四口,村 里组织民工没叫他去,他偷偷上了战场,一个人连续背了 七趟伤员。这次伏击战之后,鲁中军区以我连缴获的这 门口制“四一”式山炮为基础组建了第一个炮兵排,由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