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家英同志简介:

艰苦岁月里的汪家英 汪家莫,1914年出生于河口乡河口村富裕农民家庭。1935年 在沛中师范班毕业后从事教育工作。1938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 党,1939年任河口村党支部书记,兼任沛县、铜山、萧县三县联 络员。 救护伤员 1939年2月的一天,湖西人民抗日义勇队第二总队政委兼第 五大队指导员郭影秋带队夜袭汪楼大地主李谦裕,回来路经河口, 因带着两名伤员,行动十分不便。汪家英立即组织秘密党员汪家 义、张德明、王汝成等4人,找了两张软床抬上伤员,随队分别送至 栖山镇的程楼、曹老家安置,使伤员安然脱离险境,得到及时救护。 同年3月,我军在萧县小山同日寇、伪军作战中,某部一排排 长汪晓光双腿受伤,血流如注,昏死过去,被当地群众钟夏民等抢 救送回部队。因随队治疗不便,汪家英便把汪晓光接到河口,请医 生张德明给治疗,并尽力照顾他的生活。由于河口地处徐丰公路要 道,日寇、伪军经常路过,三天两头要转移隐蔽。汪家英在家常备一 辆小车,闻有风声便推上汪晓光到村外隐蔽,来不及推车时便背上 他跑,直到汪晓光能丢下双拐行走后,才把他送回部队。 机智掩护干部 1939年10月5日早饭后,汪家英开的烟店里(刮烟丝作坊) 急匆匆地跑进一个人来。原来是上级派李干来河口秘密党支部布 置任务,途中遇到伪军来河口抓人,发现了李干,穷追不舍。汪家英 临危不乱,拿一件刮烟工人的油衣给李干穿上,用一顶帽子往李干 头上一戴,顺手抹了李干一脸油灰,让李干坐下撕烟叶子,并随手 接过李干手里的短枪往烤烟窑里一搡,抱了一抱烟叶盖好,丝毫看 不出破绽。不一会两个伪军持枪追进店内,进门就问:“有生人进来 吗?”汪家英沉着地回答:“你看,就我们这几个伙计,哪有什么生 人?你们吸烟吧,细好烟丝有的是。”两个伪军见无异状,顺手拿了 10几个鸡蛋出去了。当时在场的秘密党员汪家杰、王汝成等都捏 了一把汗,李于终于安全脱险。 巧设联络站 1945年8月的一天,汪家英接到中共沛铜县委民运部长孟昭 琦、孟寨区委书记陈广惠密信,告知徐州至湖西的东线联络站被敌 人破坏,特别是敬安一段国民党顽固派吴品山、张开岳部盘查甚 严,秘密交通员经过该地区曾多次失利。因此,必须开辟西线,打通 从范楼到刘集一线的通道,确保秘密交通员安全畅通,并要汪家英 火速设法组建西线联络站。 汪家英接受任务后,经过周密考虑认为在范楼建站为宜。因范 楼烟店掌柜雷继先是汪的姑夫,此人在范楼一带颇有名气,加之他 多年经营生意,广交各路人士,到那里以做生意为名能站住脚。但 范楼毕竟是敌占区,是国民党顽固派铜山县耿继勋属地,耿的反共 气焰极为嚣张,在范楼建站风险很大。由于任务紧迫,不容耽误时 间,汪家英毅然和汪永彤、汪家杰合伙以开槽坊的名义到范楼建 站。他们到达范楼后,首先在范楼附近交通员必经的村庄以扩展生 意为由,请客送礼,让地方上一些有影响的人甚至敌人都为我所 用。耿继勋部对他们到范楼做生意虽有怀疑,但抓不到把柄。不久, 在敌人心窝里建起来的联络站开始运转,其主要职责是:协助转运 从徐州购来的枪支弹药、西药等军需物资,确保秘密交通员安全往 来,搜集情报,及时传送。 建站后半年的时间内,安全运送枪支弹药、西药两次,传送重 要军事情报两次,未出任何事故,打通了我党的另一条安全可靠的 秘密交通线。 史料提供人:汪家英、汪永彤 核实整理人:汪爱久、葛维真

纪念文章:0

主页管理:千古龙飞地

我是汪家英的晚辈

入驻晚辈
  • 千古龙飞地
    千古龙飞地
留言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