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店的义务营业员 ——老局长周云光离休后的故事 周云光是一九四O年参加革命的老同志,今年七十= 岁。一九五七年从部队转业到地方,在山东省济宁地区先后 任财政局长、劳动局长。因他年老体衰,一九六六年离休。 老局长周云光离休后,摆在他面前的课题是如何度过晚 年:是扶儿抱孙、种花养鱼,享享清福?还是做些力所能及 的事情,尽尽义务?老周决定去找事情做。 一九六七年正是“文化大革命”高潮,三十多人的北荣 ffi菜店,只剩下十多名职工。有的上“山头弦,有的搞串 连,甚至连会计、出纳也离开了岗位。可是群众吃菜并没减 少,有时就顾不上发豆腐票,八条街道一、两千卢的购粮本 撂在桌上。一次荣店负责人张淑芹向来领豆腐票的老周说: “周大爷,你要有空,帮我们发发豆腐票吧。”老周就涡口 应承了下来。 发放票证本来是两个人的事,老周却一人承担。他早来 晚走,随到随领,每次都无差错。紧张的发票证过去后,他 就主动卖菜、开票、划价,哪里忙就到哪里千。后来,他连 会计、出纳的活也多半顶下来,负责收款。每天往银行邃 款,成了他的主要职业。职工开玩笑地说: “周大爷,你也由临时工转为正式工,独当一面啦!” 老周到菜店服务十四年如一日,风雨无阻,坚持天天按 时到店,开会成家中有事,都主动向店里请假。一九六七年 夏季的一天,狂风卷着大雨,伞都打不住,他却挽着裤管, 赤着双脚到店上班。大家心疼地责备说: “您这么大年纪, 大雨天还来千啥?”他却说: “工人阶级不上班,象啥工 人。”他不顾年老体褒,每天早早来店打扫卫生,室内室外 收拾得千千净净:有秩有序。菜农这菜每日达上万斤,他负 责开票,一忙就是一个头午,连杯水也颐不得n曷。特别是夏 天,热得汗水滴女每西往下淌,有时累得瞧不起腰,他依然兢 兢业业地干。一九七九年春,他腰疼病犯了,走路弓着腰, 仍象以彳圭那样开票、收款、上银行、站柜台。大家都劝他休 息,可一直到上了疗养院,才算停止了工作。 对蔬菜划价,他坚持以质论价,两不吃亏。划价员少给 了菜农钱款,他纠正过来。有时也为划价事与菜农争得脸红 脖子粗。 过去许多单位与荣店熟,有的先领菜后给钱。老周来后 坚持交现钱再领菜,一时溲款,当天还清。地区一家招待所 的司务长不按时交款已成惯例,老周却改了他的老习惯。只 要他领菜不交款,他开好发票放一边,上午打电话,下午 催,逼他当天交款,使荣店保证了经营收支平衡。 他最反对“走后门”,连本店职工他都管。十年动乱 中,熟人买好架是常事,营业员搞点小“特权”理所当然。 可老用在柜台上,蔬菜不能挑,豆腐要交票。大家知道他那 个劲,就不雨找没趣。 老周对待颐窖非常热情,不管难来都和和气气,见r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