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绍山 金绍山,湖北省大悟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加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二十五军第75师225团连政治指导员。参加了鄂豫皖苏区反“围剿”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第115师344旅688团连政治指导员,687团营政治教导员、营长、副团长,冀鲁豫军区新编第2旅4团副团长,第四军分区政治部主任,特务团政治委员,水东军分区政治部主任。解放战争时期,先后任冀鲁豫军区水东军分区司令员、豫皖苏军区独立旅旅长、第二野战军18军53师师长。参加了睢杞、淮海、渡江、解放西南等重大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军53师师长,1950年参与指挥了川西剿匪作战,战争中他两次负伤,成为三等甲级残废,荣立一等功。1951年指挥修建甘孜机场,再次立一等功。1952年,任西藏军区后方部队副司令员,进军事学院学习。1953年转入西南军区第七文化速成中学。1954年毕业后,选择回西藏,任西藏军区后方部队司令员、西藏军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我们的父亲金绍山冀鲁豫战斗的片段 金谦 金逊 金坚 金辛 金朴 金素 父亲金绍山,1916年农历十一月出生在湖北省大悟县宣化 店镇(原属河南罗山县)一个贫困家庭,一无田地、二无房屋, 全靠爷爷奶奶给别人扛长活、担水和洗衣服来维持一家人的生 活。姑姑很小就送给人家做童养媳,两个叔叔很小的时候,一 个患病无钱治而死,另一个上街讨饭时,被一个挑担的换肩撞 倒,一根筷子插入鼻孑L戳死。父亲9岁给地主放牛,受尽了地 主的打骂,稍大点又去学木工。爷爷在父亲很小时就去世了, 金绍山( 1916-1957) 父亲参加红军后,为生活所迫,奶奶也改嫁了。 1929年秋,在共产党领导的黄麻起义影响下,经过长期准备和周密布置,宣化店 起义也一举成功。建立了工农革命政权,成立了农会、妇女会、工会、儿童团和少年 先锋队。父亲参加了少年先锋队并任分队长。在受到的政治教育中,知道了共产党打 富济贫,是无产阶级、穷人的党。红军是穷人的军队,官兵平等,亲如兄弟,不打人 不骂人。于是,产生了参加红军的想法。不久,父亲报名参军,但因他年龄小,在红 97 军队伍里只待了个把月又退了回来。 1930年10月,父亲虚报一岁并死缠着不走,才又参加了红军(因此档案中,父亲 出生年份为1915年)。在罗山指挥部(即罗山独立团)通信排任通信员,后罗山独立 团编人红25军。从此,父亲跟随红25军转战鄂豫皖,一心一意跟着共产党走,不管 遇到任何艰难险阻和曲折,都要跟着走,始终牢记“必须保持是共产党领导的军队, 保持红军的光荣传统,保持人民军队的本质”,为穷苦人打天下。 1934年7月,吴焕先、徐海东率领不到3000人的红25军举行了长岗岭战斗。长 岗岭是河南光山县一条孤岭,孤岭下地形狭窄,红军所处山岭地势极为有利,因此决 定歼灭追击红25军的张学良东北军57军1 15师。战斗极为激烈,张学良仗着其德式 我们的父亲金绍山冀鲁豫战斗的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