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沂蒙大“扫荡”。“扫荡”是日寇对我根据地惯用的一种残酷手段,在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里,边联县经历了日寇大小“扫荡”150余次,其中万人以上的大“扫荡”就有4次。日寇自1941年从国民党正面战场得手,同年6月德国法西斯侵略苏联,日本军国主义配合德国的世界大战,加紧了对我根据地的“扫荡”、“蚕食”,大搞“强化治安运动”,日寇的野蛮兽性行径越来越凶狠,实行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达到了极其残忍、凶恶、疯狂的程度。仅4次万人以上的大“扫荡”就抓走边联的村民万人以上,直接被日寇杀害的有3500多人,伤残和流离失所的有数万人;经济上受到的洗劫、损失是极其严重的。1941年至1945年,日军兵力的重点是对付我八路军新四军敌后抗日根据地,自从1941年秋季大“扫荡”以后,在日军伪军和顽固派的夹攻和封锁下,敌后抗日根据地进入了空前困难时期,边联更是处于环境恶化、斗争残酷、据点碉堡林立之中。在边联县的范围内,日伪先后安设过的据点就有诸满、汪沟、俄庄、半程、沙汀峪、阂家墩、徐公店、青驼寺(及扈子山)、高里、芦山、尖山子、茶山、李官庄、三官庙、泉口、林子、汤头、葛沟、河阳、刘家店子、司马、薛庄、南黄埠、大山等20多处,整个地盘大都被日寇控制,作为山东省联合大会会址的青驼寺一带成为日寇占领摧残的中心。因此有人形容说边联县只有一枪打透的面积。只剩张庄区和土山、铁山、高里的部分村庄。高里区、河南区(合并时都属高里区)是敌伪安据点最多的地区,至1944年仍有芦山、沙汀峪、半程、尖山子、茶山、泉口等处,最恶化时区机关、区中队和各村庄随时可能被敌人袭击包围,书记段春三在常桑杭村曾从敌人刺刀下打死敌人冲出包围圈。在区委书记段春三、刘华庭的带领下,干部群众长期坚持对敌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