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效章同志简介:

董效章(1918-1975),又名董长泰,陵阳镇东郎垒村人。他幼年时全家只有3亩山坡梯田,粮食收成 不够6口人吃。父亲董占法给地主扛长工。董效章12岁到河北省涉县作雇工,年终分文未得。15岁到山 西省潞城县、太原干泥瓦匠、木工等活,勉强糊口。民国32年(1943),因连年旱灾,粮食歉收,父母亲被饿死。 民国33年(1944),董效章积极参加减租减息运动,带领民兵到水冶等地参 战,抬担架、送粮食,被评为参战和支前模范。民国35年( 1946)1月,他加入中 国共产党,任村翻身组组长,带领群众反封建、斗地主、分田地。同年12月,他 出席太行区第二届群众英雄代表大会,被评为土改翻身英雄。他动员农民组 成变工组,互相帮助耕田种粮,他还主动帮助烈军属以及无劳动力的困难户收 割庄稼。1950年,被评为平原省互助模范。1951年,应邀出席全国米丘林学 会。他的模范事迹在华北地区物资交流展览会上引起各位模范代表的赞赏。 10月1日,他参加国庆观礼,见到了毛泽东主席。 1952年8月,董效章动员22户农民成立了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取名“太 行灯塔农业合作社”,他被选为社长。1953年出席了河南省第二届劳模大会, 在他的带领下,郎垒的初级社发展成5个,其中东郎垒2个,南郎垒2个,西郎 垒1个。1955年7月全村的5个初级社合并为一个高级社,选举董效章为社长,成立了“郎垒太行灯塔集 体农庄”,在他的带领下,全社农业,经济迅速发展,有石灰窑2座,粉房一处,豆腐坊一处,缝纫组一个,油 坊一个,面粉厂一个,铁木业社一个,并充分认识到水利对农业的重要性,先后打村北中型井一个,修建村 东建庄水库一个,西水泉和西洼千斤泉二方,南河拦河坝一座,同时购置了较为先进的机械设施,其中,锅 托机一部,带动磨面机、磨米机、一风吹、弹轧花、纺纱机、抽水机两部,实现水往高处流,灌溉土地,汽车头 带动发电机组一套,煤气机一台,汽马车6辆,铁轮车38辆,双轮双铧犁6部,自制中耕器48张,改良了一 部分农具,还有36匹骡马,49头耕牛,52头驴,这些资产来之不易,在全县首屈一指,是全县办社的先进典 型,董多次被评为县劳模。 董效章十分重视先进技术,最先大力推广优良品种,如玉米“金皇后”、“白马牙”、小麦“平原50”、“碧 马4号”等,使粮食成倍增长。 同时在上级政府指导下,1955年编制了全村5年规划,使全村群众更有奔头,并编成顺口溜广为宣 传,也一一实现,其中几句是: 老虎圪道凤儿山 周家老坟东坡前 四角四片摇钱树 建成四个苹果园 几年后你看看 郎垒变成花果山 村东建个大水库 村西挖个活水泉 村北打眼中型井 南河又把河来拦 住上居民楼 吃穿不用愁 点灯不用油 耕地不用牛 吃的自来水 鱼在水中游 ……成为全县合作化的模范典型。 1957年,他在挖掘水井和地下泉水中,被塌方砸伤了腿,忍着疼痛坚持同群众一道劳动。社员申二庆 患重病,他从自己家里背上25公斤粮食去看望。二庆病危时,没有衣服穿,他就脱下大衣给二庆穿上。饲 养员牛拴成冬天未穿棉裤,他脱下棉裤让拴成穿。 1958年公社化后,他又发动群众设计规划自建居民楼,居民楼建于村西岗高处,中楼三层,每层60间, 北、南拐角楼二层,每层140间,想让全村群众过上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好时光。全村当时的树木凡在直 径15公分以上者全部砍伐,并拆除了弥陀寺大雄宝殿,钟鼓楼和山门外戏楼,以及部分珊众的较好门楼和 群众准备建房用的材料,都建了居民楼,并自烧砖瓦,起石头,除南拐角外,1960年全部建成,房上已编好 了门牌,分了住户,但因三年自然灾害的来临及其它原因,郎垒村民未能搬入居住,此楼先后作路家垴居 住、林县党校、林县第二人民医院,现为林钢职工楼,当时和县城居民楼、临淇大楼称为林县最早的三座大楼。 1959年下半年,董效章被调到河顺公社工作,1959年11月-1961年5月任副社长,后任林县党校干 部得病回家休养,1975年因患癌症病逝。享年58岁。

纪念文章:0

主页管理:Chief

我是董效章的晚辈

入驻晚辈
  • Chief
    Chief
留言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