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孝武早年参加革命,曾就读冀鲁豫第一中学干训队(1944年7月-1945年6月) 周孝武(1919-1979)河南省清丰县人。1943年参加革命,历任冀鲁豫八分区大众剧社社长、六纵队十六旅战防剧团副团长、冀鲁豫民艺剧社副社长、平原省民艺剧社副社长、华北民艺剧社副社长等职。1954年,华北行政委员会撤销,华北民艺剧社移交河北省,改名为河北省豫剧团后,任编导室主任。1958年9月剧团下放邯郸专区,更名为邯郸专区豫剧院一团后,调邯郸专区戏曲研究室任副主任,兼东风剧团艺术室副主任。他自幼热爱戏曲事业,早在学生时代即开始积极投身于党领导的各种文艺活动。在革命战争年代随军转战南北,历尽艰辛。在全国解放后仍不顾生活条件的艰苦,辛勤耕耘,特别是在60年代初的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不顾身患多种疾病,长期深入到工农兵生活中去,用手中的笔热情歌颂社会主义、讴歌人民群众。在“文化大革命”中,精神和肉体上均受到极大摧残,而后身患癌症,但仍置生死以度外,继续坚持工作,勤奋写作。在广大群众及文艺同行中享有“老黄牛”的盛名,曾多次荣获“党的好干部”、“先进工作者”的称号。在30多年来,共创作、改编、!整理各种类型的剧本30余部,并撰写了大量戏曲评论和理论文章。其中经常演出、影响较大的剧作有:豫剧《卷席筒》(收在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传统戏曲剧本选》第一卷)、《武则天》(根据郭沫若同名话剧改编,与徐雅堂共同执笔写出剧本初稿,后经郭沫若润色、修改、定稿)、《虎符》(根据郭沫若同名话剧改编,与翟翼、刘志轩合作,收入由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河北地方戏曲剧目选》)、《穆桂英挂帅》(1959年由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摄制为电影)、《审子辩奸》(与翟翼、苏泽民合作)、《抬花轿》、《卧薪尝胆》、《三哭殿》、《双蝴蝶》、《对花枪》、《穆桂英大破天门阵》、《沟沙滩》以及配合宣传婚姻法的现代戏《桃李同春》(与李刚、王焕亭合作,荣获1954年河北省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剧本一等奖)、《三只鸡》(北京宝文堂出版社出版)、《放包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