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一飞同志简介:

邓 一 飞 ( 1919~1942) 邓一飞,又名邓维述,参加革命后改名罗森。一九一九 年三月八日出生于广东省开平赤坎镇护龙东盛村一个华侨家 庭。父亲邓业乾,旅居美国谋生,家境颇为殷实。 一飞小时在乡间读书,勤学聪颖。一九三三年夏,考进 由美、加华侨捐资办成的开侨中学,成为该校第一届学生。在 学校中,他与谢永宽、周天行等同学一起,思想上追求进步, 经常互相切磋、策励。那时候,正当国家民族危急存亡之际, 东北四省已经沦亡于日本帝国主义之手。日本侵略者又利用 汉奸在华北策动五省自治运动,而国民党蒋介石却在实施对 外卖国投降、对内反共反人民政策,迫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 农红军要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北上开辟抗日的革命根据 地。在这样的情势下,优秀的中华儿女,有志的革命青年, 人人义愤填膺,寻求救国救民的道理。在开侨校园里,永 宽、天行、一飞等也是这样。他们联系了一批进步同学,酝 酿和倡议成立一个读书会,取名为“红黑社”,以示对被蒋 介石杀害的共产党人胡也频等烈士的崇敬和怀念(因胡也频 等烈士生前也成立过红黑社组织),并且以红黑的色素分别 表示为热血(红)与钢铁(黑、武器),立志要为国家为民 族抛头颅、洒热血,拿起武器,以钢铁般的意志,救国教民。 他们的这个想法和倡议,立即得到校长陈家骥和一些进步 教师的热德落持。一九三五年上学期, “红黑社”便在开侨 中学成立了,成为该校学生的第一个进步组织。 “红黑社”成立后,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上进心强的同 学,纷纷要求参加,一下子就发展了三.四十人。他们几位 倡导人为了使这个组织更具实效,共同制定了一个完备的社 章。此后, “红黑社”成员除了认真学好课本上和老师授课 的知识以外,还发挥华侨和港澳同胞捐赠书籍报刊杂志众多、 学校图书馆藏书充足的有利条件,利用课余时问,组织社员、 带动同学们有计划、有目的地认真看书学习,涉猎各方面的 知识,以至阅读《辩证唯物论ABC》等革命读物,引导大家 为树立唯物主义世界观,向往共产主义的理想初步作好基 础。一飞,沉浸在这样热情向,匕、积极求知的学习氛圈里, 得到了很好的熏陶,与同学们一起,写学习心得,共同出版 墙报,并向《开平日报》和《开平晚报》副刊投稿,发表文 章;有时还利用假日或星期天,到长沙近郊作城市和农村的 社会调查,以了解社会现实和民众生活的状况。直至一九三 五年年底,北京爆发了著名的“一二·九”爱国学生抗日救 亡运动,全国人民热烈响应,开侨“红黑社时社员更是积极 声援。他们在中山大学学生下乡抗日救亡宣传工作队的带动 下,发动全校师生到长沙举行示威游行。此后永宽、天行、 一飞等成为在校匿出版宣传抗日救亡的墙报,下乡演出抗日 救亡的带冒等活动的积极组织者、带头人i: \'u红黑社”也di 原瞵囊警辩究菇生变为抗日救亡的学生组织了。 一日毕业。刚好这天,翻寇以五万兵力向根据地大举进攻, 分校印从上党盆地搬上太行山之巅,他们便在战火纷飞中 受毕业分配。一飞被任命为连队助理政治教员, 留校工作 一九三九年十月, “抗大”在校部组成一个政治教员训 练班,一飞参加学习。,并任敢训班党支委兼党小组长、学习 小组长。一个多月后,天气严寒,白雪皑皑, “抗大”一分 校奉命金部开拔山东到“敌后之敌后”办学。又一次大行军 ·开始了。一飞改任校部营二区队四班长。在行军途中,虽然 尽量轻装了,但一飞把公家部分和自己全部的学习用书都背 上,还把连部本来是轮背的一支步枪自己包下来,一直背到 山东去。他的行动对同志们鼓舞很大,都称赞他是“好样 的”。这次大行军,下太行、过平原、穿过平越和津蒲两道 封锁线,行程二千五百余里,予一九四O年春节前夕到达目 的地——鲁南沂蒙山区。过了春节,政训班在这里继续开 办,学员们也在这里边学习边作战。一九四O年三月,大行 军又开始了。这次是奔赴胶东抗日根据地,与这里的胶东军 政干部学校合并成立“抗大”一分校胶东支校(又称八路军 第一纵队教导团)。一飞在胶东支校任五连政治教员。这次 大行军从鲁南沂蒙山到胶东,沿途敌情十分严重,尤其胶济 路及其两侧,日军更是猖獗,经常发生激烈战斗,不少同志 就在战斗路上壮烈牺牲或负伤。完全可以说是打过去的。一 飞在这二千五百里的行军中经受了严峻的考验。 一九四二年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一年,尤其是华北各个 抗日根据地处于空前残酷的斗争之中。胶东这一年就遭到日 寇春、夏、冬三次大“扫荡”。在冬季的一次,日寇华北派 遣军司令冈村宁次亲自出马,纠集青岛,威海卫、烟台、莱阳 等地的日伪军三万多人,在海上用军舰游弋封锁,空中用飞 机狂炸乱射,配合陆地军事,采取所谓“铁壁合围”、搿分 进合击”,“对角清剿”等战术,实行烧光、抢光、杀光的 “三光”政策,向我胶东地区饿狼般扑过来。我胶东抗日根 据地的党政军民全体动员展开英勇的反“扫荡一斗争。一飞 在这场战斗中冲锋陷阵,英勇作战。当我牙山地区遭到日伪 军六千余人曩扫荡”时,他所在的二营五连,担负了内线作 战、防御和牵制敌人、配合主力部队外线作战的任务。十二月十四日,一飞坚守所在的阵地,被日寇重重包围。在奉命 突围的战斗中,他眼看着自己已无法冲出重围,在危急关头 时,横下一条心,冲向敌群,拉响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 尽l时年二十三岁。 一飞壮烈牺牲后,抗大胶东支校立即把他的光辉事迹编 写成文章,及时广为宣传,并刊登在军区机关报《人民前 线》上,以进一步表彰其英雄业迹,号召这个地区全体军民 向他学习,激励抗日斗志。一九四三年三月,胶东支校又在 栖霞县李家沟口建立一座英雄纪念碑,碑石一面刻有烈士光 荣历史的碑文,一面刻有突围牺牲的全体壮士的英名。纪念 碑周围立柱为界,四根石柱分别刻上“为国捐躯”、 “气壮 山河”八个大字,雄伟壮观。全国解放以后,胶东人民政府 又在牙山地区的桃村建立一所胶东革命烈士陵园,园里盛立 着罗森(邓一飞)的陵墓,妥为收藏了一飞的革命历史资料。 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瞻仰烈士的人们,年年络绎不绝。 开平人民为了纪念这位年青的革命烈士,一九七四年二 月十六日在赤坎公社隆重举行了一千多人集会,近年又在梁 金山公园风景区,建立了一座\"-飞亭”,以志纪念。 一飞在赴“抗大”前夕,与赤坎塘美高咀村女青年司徒 顺订了婚。在那抗日烽火连天、到处兵荒马乱的年代,一飞 母亲粱千金考虑到一飞是个独生子,要早日成家立室,便于 一九四一年冬,以当地俗例形式,迎娶司徒顺为媳妇。一飞 于一九四=年年底为国捐躯后,司徒顺得到消息,悲愤交集, 对一飞无限敬仰。为了表达自己对他的爱情忠贞不渝,数十 年来一成坚守在邓家。后来,她与家姑一起旅居香港,她每 次圄乡,都得到乡亲们的崇敬和人民政府的关怀。 (谭植槐,渠健生整理)

纪念文章:0

主页管理:Chief

我是邓一飞的晚辈

入驻晚辈
  • Chief
    Chief
留言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