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士超,1923年生,临沂市河东区芝麻墩街道李家石河村人。少年时代, 在本村完小读书。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受到其兄李士奇(李见明)的影响, 走,卜革命道路。1940年夏,参加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宣传队(青年剧社)。1941 年在滨海中学读书,后因病回到家乡。1943年由李鸣州、朱广均介绍加入中国 共产党。1944年6月到滨海地委干校学习半年,结业后先后在海赣工委、新海 办事处、滨海军分区联络科工作。1947年6月,到滨海军分区教导队学习,4 个月后被分配到竹庭独立团四连任副指导员。1 948年后调到第三野战军第二十 六军第七十六师二二七团二连任指导员,参加淮海战役、渡江战役。1949年4 月任镇江军管会秘书科科长,8月任南京市总工会干部科长,后任组织部副部 长、生产部副部长,市交通局民管科科长、句容县交通局副局长、南京市港监 处书记等职。1986年离休。李士超 在李家石河完全小学南学堂求学的四年是一段永远令我难忘的时光。我自小就在南学堂念书,时间大概是自1930年办学至1937年抗战爆发解散为止。 在抗日形势感召和共产党的宣传教育下,村里的革命青年都一批批 地投向革命根据地。我于1940年8月参加了当时一一五师十三团宣传队,当时也叫青年剧社,成了一名队员,后因患病在身,加之部队转移,组织让我回家养病(家乡为敌占区)。在家养好病后,在地下党的领导下,组织了儿童团,我当时任团长。记得当时有一首名叫《今年是1939年》的歌很有意义,对我影响很大,至今记忆犹新。歌词内容是:“今年是1939年,最后的胜利又近了1年,我们2个月英勇奋斗,深得了T作的教育与经验,残酷的战斗还正在前面,同志们擦好枪磨利刀举起铁拳,我们不投降,不妥协更不悲观,鼓起勇气,发动游击,全民动员,驱逐日寇出中国,独立自南幸福的新中国,就一定要实现,今年,今年是1939年”。后来这首歌,成为我革命目标和人生座右铭。后来,我又参加了青年抗日先锋队。记得是在1941年和朱玫、李存正、李思春、,卢茂德一起逃离家乡去解放区。在当时的滨海中学上学,不到半年因1942年大扫荡学校被迫疏散,我又回到家乡。回家后,我积极参加地下武装抗日活动。在李鸣州和朱广均二人的介绍下,我光荣加入了中罔共产党。在党组织的安排下,我担任两面政权的会计。白天伪乡公所来要粮要款,就南伪保长(李相同的父亲)出面应付,晚卜‘就是我们共产党的天下,当时的沂滨区委经常来村开展T作。我记得时任区委书记的是王佑振,当时的村支书是李肃。1943年的下半年我被党组织调到临沂县沂滨区任区青救会主任。不到一年的时间,我又被选派到滨海地委干校学习,结业后被分配到滨海军分区联络科任会计,后又被调到教导队学习。在教导队结束学业后,我被分配到竹庭独赢团四连任政治指导员,后又被调到八纵,也就是二十六军二十六师二二七连任政治指导员,参加了解放临沂、连云港的战斗。后来又参加了淮海战役、渡江战役,渡江后(1949年3月)调任镇江军管会秘书,后因二野进军大西南,三野接管南京,我于1949年8月末被调往南京市总T会,任组织干事、干部科长、组织部副部长等职j1958年大跃进时任钢铁基地大队长、铁矿TⅨ主任1959年8月调南京市人委农林局任林业局林业特J以科科长、种了站站长.i~化公,¨1:教 工作团组长。1966年调往市交通局任港管处机料科科长。“文化大革命”中,我受到冲击,被送往“五七”干校劳动锻炼,后下放在句容县天王公社农村大队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在公社的关心下,下放的几年基本卜都是在公社丁作,办过《战地黄花》报纸,先任水利总指挥,后又当公社学校校长,一期期训练完公社党员后,又训练生产队长。“文革”后,我被落实政策,从公社调县交通局任副局长兼汽四运输公司书记、革委会主任。1979年7月调回南京原单位任港务管理处主任兼港航监理所所长、书记,直到55岁时被调任调研员从实际丁作岗位退下来,于1986年办理了正式离休手续,报经江苏省委批准,政治.I享受地市级待遇。这就是我革命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