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骏(1881~1945),字君图,回族,祖籍宁夏,从其父移居晋城县东关,遂占籍晋城。系清末秀才,后在山西大学西斋毕业。因学绩优异,留学英国牛津大学深造。加入中国同盟会。 辛亥革命时期,马骏奉孙中山指示,与陈其美在山东进行革命活动。辛亥革命成功后回山西任当局驻北京代表。阎锡山出任山西督军后,晋南反阎派多有不服,酝酿倒阎。民国2年(1913),阎锡山委马骏为河东观察使。由于他镇压反阎派手段残酷,当时晋南人以“马阎王”称之。当年6月马骏调离晋南,晋南反阎活动复起。阎锡山于7年再派其任河东道尹。他改变方略,用权术笼络当地名流绅士,河东反阎风潮,果然平息。此举,为巩固阎锡山的统治地位起到一定作用。河东盐税是山西财政的重要收入之一,阎锡山委马骏任河东盐运使要职,以示信赖。12年,任教育厅长。他到任不足一年撤换无能的高等和中等学校校长多人,又因调解学生运动,遭阎忌刻,便于14年被安排为实业厅长。16年后离山西,赋闲北平。19年,阎冯倒蒋失败,阎寓居大连,徐永昌任山西省主席,马骏被任山西省政府委员。21年,阎锡山出任太原绥靖公署主任,又委马骏任查禁毒品委员会督办。当时有名的大毒贩子金守信、黄大清、尹秃子、雷七则等,都由马骏法办。24年,马骏任山西省文献委员会常务委员兼代总编纂(阎自任总编纂)。次年,任执法处处长,杀害国民师范进步学生多人。 民国26年(1937)抗战开始后,马骏组建了山西省国民抗日救国协会,任会长,号召同胞参加抗日。太原沦陷前返晋城,避居东石瓮一带。翌年,日军侵占晋城县,闻知马骏是山西政界名流,拟委官任用,派兵追寻。马骏闻讯逾墙逃走。日军将他89岁的母亲捉去,借以要挟。马骏终未露面。后不惜倾家荡产,拿出10万元组织回民子弟军抗击日军。这支队伍很快由十几人发展到300余人。29年,阎锡山委为上将顾问,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任为中将参议,办理晋东南宣慰事宜。32年,日军扫荡东山时,马骏被俘,押送太原。他装疯抗拒,不为日伪政府所用,日军遂又将他押回原籍禁闭。这时他还秘密写信勉励在甘肃的儿子,不要顾虑他的安危,坚决抗日。34年4月,驻晋城的日军撤退时,胁迫马骏一起到长治,于6月23日逝世。 马骏是一位有声望的伊斯兰教信徒,著有《清真要义》、《马氏丛书》、《知非斋》等书,担任过太原清真寺董事长,在回族中影响较大。他能文会诗,著有《白蛇传索隐》、《咏清史诗三百首》、《斧光剑影》等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