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麟厚(1910~1972),字梦隐,太谷北洗村人。父世昌,光绪十九年(1893)举人,一生以教书为业。贾麟厚从小天资聪颖,幼年就读于本村私塾,民国8年春(1919)考入铭贤中学小学部,18年中学毕业,因成绩优秀,被保送到山东齐鲁大学医学院。由于夙愿为农,尤喜园艺,遂于同年夏转赴南京考入金陵大学农学院园艺系。食宿等费用除由兄长麟炳(在铭贤任职)部分供给外,靠自己管理学院果园及打杂所得酬金维持。23年底以优异成绩毕业。 民国24年(1935)1月,受聘回铭贤任新办之农科园艺场主任,进行苹果树的栽培试验,并对乡土果树资源进行调查研究。26年11月日军逼近太谷,他慨然随校南迁。28年4月,任金陵大学研究员兼讲师。30年春,考取本校园艺系章文才教授研究生,获硕士学位。尔后,先后任四川江津园艺推广示范场副场长、广西中国桐油研究所研究员兼品种室主任、广西大学农学院教授等职。 1951年7月,贾麟厚任山西农学院园艺系教授、系主任,兼山西农科院果树研究所技术顾问。“文化大革命”前为山西省政协委员、全国园艺学会理事、山西园艺学会理事长。 麟厚治学严谨,尤重实践。除亲授植物生理学、果树、蔬菜研究法、果树栽培学等课程外,常常头戴草帽、脚穿“鞍鞋”(地方土制布鞋),身着布衣,带领学生在太谷南山一带与老农吃住一起,进行实地考查与研究。在桃树岩(太谷南山村名)苹果示范场的基础上,扩大实验范围,积极推广苹果栽培、嫁接、修剪等管理技术。为太谷山区及平川人民开拓了一条致富之路。 从50年代末起,他从事矮化苹果树研究,曾被当时一些学者、同行视为“异端邪说”,受到冷遇。“文化大革命’’中,又被诬为“反动学术权威”而惨遭迫害。在极端艰难的条件下,他仍顽强地从事研究工作。反复实践证明,矮化果树比乔化苹果树有结果早、挂果多、便于修剪喷药、摘果等优点。在果树修剪理论上,当时总的倾向是“重剪”占上风。根据研究数据及多年实践,为促使果树早期结果和建立树形两不误,他力主“轻剪”(适度修剪)。这一科研成果在太谷河西果树研究中心得到证实,成效显著。1974年在郑州召开的全国第一次矮生苹果学术会议上,贾麟厚的矮生果树理论得到了与会者的承认。 贾麟厚于1972年11月30日病逝于太谷。其子将遗稿《矮生苹果树及其研究》整理出版,成为中国第一部矮生苹果树栽培方面的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