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和顺,男,1928 年2月生,成山卫镇南 泊子村人。中共党员。 高级工程师。 1 952年参加工作, 先后在公安部抚顺直属 监狱工厂、鞍山市公安局立山铁工厂 工作。现任辽宁省凌源汽车铸造厂副 厂长、总工程师,兼任全国可锻铸铁 科技情报网委员,中国科学院辽宁分 院、一级部机械制造工艺科学院特约 研究员,东北三省可锻铸铁科技情报 网网长,辽宁省铸造学会理事,朝阳 市机械电子工程学会副理事长,朝阳 地区技术顾问委员会委员。 胡和顺出身贫寒,只读过小学三 年级,参加工作后,他以顽强的毅 力,锲而不舍的精神,努力钻研科学 技术,在可锻铸铁领域里,开拓了一 条崭新的道路。1953年,我国钢材缺乏,而又急需车辆钢圈,胡和顺大胆 地提出用可锻铸铁试制钢圈的设想并 试制成功。不久,又取得了用金属模 具铸造复杂铸件的科研成果,填补了 可锻铸铁铸造工艺和应用技术方面的 一项空白。钢圈铸造成功后,与钢圈 配套的压条,由于45#碳钢缺货,制 造出来的钢圈大量积压,胡和顺又用 可锻铸铁成功地试制出铸铁压条; 1 959年他利用冷风冲天炉炼出高锰 钢,制成我国第一代高锰钢拖拉机履 带板,同年又试制成功可锻铸铁汽车 钢圈,机械性能远远超过解放牌汽车 钢制钢圈。仅此一项,凌源汽车铸造 厂生产的可锻铸铁钢圈,可为国家节 约上亿元。1965年12月,他冲破古今 中外铸造领域里的禁区,成功的研制 出利用废铁屑在冷风冲天炉中冶炼出 高牌号的可锻铸铁和25铬退火圈。 1 983年研制出球墨可锻铸铁铸造 500E16车轮,质量达到钢质车轮的 国家标准。 胡和顺在科技领域里的顽强拼掉,赢得了荣誉,他1 952年参加工 作,1956年便晋升为工程师。1960年 4月,分别被中国科学院辽宁分院、 一机部机械制造工艺科学院聘为特约 研究员。从1953年起,先后多次被评 为本系统、市、地区、省及全国劳动 模范或先进工作者。1959年10月,出 席全国群英大会,受到毛主席、周总 理等党和国家领导入的亲切接见,并 出席过周总理主持的宴会。1984年12 月《开拓者的足迹》-书,以“可锻 铸铁领域的开拓者”为题,发表了记 述胡和顺主要事迹的报告文学。 胡和顺作过多次学术报告,并发 表一些重要的科学论文,如《小型可 锻铸铁件的金属型铸造》、<可锻铸 铁轮圈的金属型铸造》、<稀土镁球 墨铸铁在汽车上的应用》,《钢屑、 铁屑全部代替废钢在酸性冷风冲天炉 内熔炼高牌号可锻铸铁和高强度灰铸 铁的总结》等。(注:胡和顺著《金 属型铸造及其工艺》,本办存有复印 件) 通信地址:辽宁省凌源汽车铸造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