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全吉同志简介:

1947年1月5日,沂源县东里区民兵担架连出征,参加了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服务期满后,部分队员复员,党员、干部和民兵积极分子留下,以此为骨干,充实成员组成新的担架连,随华东野战军八纵二十二师转战鲁西南。秋,沙土集战役后越陇海铁路南下,进军豫皖苏。 接受新任务 农历9月15日午饭后,在开封城外杏花营村,担架连领导给七班开会,连长首先表扬七班,自支前以来党员带头作用发挥得好,队员思想稳定、安排任务完成的好;因此调进党员王春甫和身体健壮的贺西宝、张照信;保留原七班高锡友(村长、党员、班长)、高锡学(村支部书记)、高全吉(党员)和马守田、徐长举两名民兵积极分子,组成新的担架班单独执行任务。随后,他把七班交给了部队通讯员。 通讯员把七班队员带进了一个大院,警卫连长先是点名,然后下达任务,大意是送纵队张仁初参谋长回黄河北疗养;嘱咐大家: “以后见了参谋长,统称首长,不能随意和首长说话、乱打听事。”王连长很严肃,既是警卫连长,也是七班的领队,实际上他仅带一个警卫排,装备全是冲锋枪;下辖一个卫士班,全挎双匣子枪。安排完任务,不给准备时间,接着下令出发。王连长带警卫排在前,首长骑马和卫士班走中间;高锡友班长扛一副担架和队员自觉地分成两队跟在队伍后面。 行走在梁山南北 队伍中有三匹马,首长一匹,通讯员一匹,警卫连长一匹。从杏花营出发,返过蒋介石扒花园口造成的百里无人区进入山东,从曹县走到定陶县城,首长安排,为七班每人领上了一套崭新的服装,与部队战士服装样式、颜色都一样,差别就是袖标上“华东野战军”下是“民兵”字样;穿上整洁的服装,让队员立时精神了许多。从定陶走郓城,再走梁山西到蔡楼黄河渡口,首长基本不骑马,大部分时间步行,累了才坐坐担架,每天走五六十里。 从起程到黄河渡口这段路走了近一个月,每当休息时,首长就叫警卫员给担架队员一盒烟抽,问队员家乡的一些事。首长和担架班的同志聊的时间多了,后来知道徐长举曾在国民党五十一军待过,很感兴趣,专门把徐长举叫到脸前聊说此事。徐长举告诉他: “19岁那年,因家穷欠账多,父母将他以600元钱卖给西边一个村,顶了国民党五十一 军派给村里的征兵任务;1941年1月入伍,被编到一一四师六八三团通讯连;1943年麦后,五十一军南撤时,趁混乱从蒙阴县九女关驻地寻机逃出营房回了家,参加了村自卫团,是民兵积极分子。”他听后同情地说:“沂蒙山区地薄,老百姓穷啊,可还是勒紧腰带支援了部队。”接着,话锋一转,又说: “你跑得好,可要抓回去就枪毙!”徐长举回说: “枪毙是好得,都是活埋啊,后来想到这里就冒汗!”首长很好说笑话,好问队员家里的事、村里的事、土改的事,问得很细,但从来不说自己的事。 走这段路,走得很小心,为了首长安全,有时不得不走走停停。每天警卫排的二个警卫班专门打前哨作侦查,查看有无匪情,是否安全,确定宿营地。尽管如此,梁山县境内还是发生了两个意外。 一个是在白天,藏在村里的几个土匪打枪,警卫连长随即命令用号联系警卫排的前哨,联系不上,他带上警卫排的一个班就冲进了村;土匪听见号声心虚,借着熟悉的地形跑了,警卫班还是追出村,朝他们逃跑的方向打了几梭子。在土匪打枪时,抬担架队员本来在大路上行走,听见枪声,一下子抬着首长躲到了路下低矮的地方,放下担架,自觉地护拢在首长身旁。事后,首长很满意,夸队员: “了不起啊,懂得战术。” 另一次是黄昏时分,也是藏在村里的土匪打枪,十几名土匪设置路障、横在村前不让过村。连长安排,警卫排在前,首长和担架班在中间,卫士班殿后。随后请示首长,首长说: “打掉他们!”连长转身带着警卫排边扫射边朝匪徒冲了上去,短兵相接,土匪看打不过,靠着房屋的掩护,从村西跑出了庄;担架班抬着首长,在卫士班的护卫下,迅速地穿过村庄。 警卫连长护送首长一直到蔡楼老渡口,一个电话打到北岸,过来了两只船;大家随即乘上,太阳快落山时渡过黄河到了北岸的孙家码头。连长安排首长一行安全过了黄河后,他就带着警卫排返回了。 行走在聊城西东 过了黄河就到了解放区,在孙家码头,大家知道首长升任了八纵的副司令员,兼任参谋长。第二天,来了车把首长接走了,跟去了两名卫士。担架班在卫士班长带领下,经寿张走阳谷这段路上熟识了卫士班里一个姓陈的,长得魁梧是个大个子,他家也是老沂水葛庄的。他说,1944年葛庄草沟战役时,跟着鲁中军区二团出来当的兵。认识了老乡,彼此都感到格外亲切,由于他年龄小,担架班的同志都称他陈大个。 边走路,边听陈大个说,首长是老红军,有个外号叫“张疯子”。队员们一听吓了一跳,跟着首长当卫士还敢给首长起坏名字?他看队员们一脸的疑惑,又自我解释说,没事,全纵的人都这么叫。他参加腊子口战斗,褂子一扒像疯了一样向上冲,后来就突破了天险;以后每到打仗,他还是光着膀子不要命地往前冲,他一个人就能打一车的鬼子,受的重伤前后不下七八次,大家就给他起了这个外号;你别看这个外号像骂人一样,战场上,报出“张疯子”的名字,威震敌胆。 到了东昌府聊城,又见上了首长。几天没见,大家确实从心里很想他了;小别重逢,彼此都感到好像成了老熟人,说话明显比在黄河南行军时那种拘谨随意多了。出了聊城,首长和大家一起朝德平县方向走,他一般上午坐担架,下午骑马。 以后的行军,队员们总想让首长讲讲他的战斗故事,他一回一回的给队员们讲了腊子口战斗、直罗镇战役、平型关大捷……每一回讲,都让队员们听得入神,每一次听后都让人肃然起敬,这样有勇有谋的英雄当司令,称啊! 依依惜别 首长的家,在德平县梅镇区(音记)赵家庄,来到这里时已是腊八节。 初次见到首长媳妇,穿一身很合身的军装,显得干练精神。她听说担架队员是老沂水的,就问是哪个地方的,得知是东里区的时,她说东里店离她娘家30里,小时候曾到过南流泉。后来陈大个告诉队员,她姓刘,娘家是姚店子埠前村的,别看她年轻,可是在济南上过学、1938年就参军入党的老八路,还是鲁中军区司令部的女干部。 到12月15日了,高全吉就和班长高锡友说,在这里没事做,想回家,班长说:“不行,得听首长安排。”其实,全班的人都想回家了,叫谁去找首长说啊?班长说: “我们党员是不能去,徐长举和马守田去吧!”徐长举和马守田进了首长住的院,朝门口走去,还没等喊报告,就听首长在屋里说: “进来吧!”进了屋,他一边招呼叫坐下,一边哈哈地笑着说:“我隔着窗户早看到你俩啦,我知道你们找我是什么事,是不是想回家啊?”徐长举见首长一语道破鼓了好几天想说的话,也不紧张了,说: “是,想回家过年。”他说“行啊。”接着夸了担架班一些话后又说: “今天不早了,你们明天走,我安排人给你们开个介绍信。” 第二天一早,首长作陪招待队员们吃饭,边吃边嘱咐队员们: “拿着介绍信先到省里在惠民设的办事处,由他们再介绍转到地方,要不,回到家当地政府不认你们,是党员的,党票就没了。” 饭后,通讯员递上介绍信;首长起身,郑重的一一握队员的手,同时为每人颁发了盖着大印的立功奖状,然后送队员出院门口,慢慢地招手送队员离开。队员们平日都嚷着想走,可此时又觉得依依不舍,走出几步,没有人去指挥,却又不约而同地回过头来,望着亲爱的首长,立正,郑重的敬礼!眼看着首长也举手还礼的瞬间,不知为什么,全体队员的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 徐长举口述高发胜撰稿

纪念文章:0

主页管理:开国群英

我是高全吉的晚辈

入驻晚辈
  • 开国群英
    开国群英
留言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