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等功臣”马川启 马川启,1905年生于沂源县现西里镇大刘庄村一个贫穷的回民家里;当时村名叫 刘家庄。马川启一家四口人,只有山坡上几道梯田薄地种粮养家糊口,打一年 的粮食怎么着掺糠掺菜也吃不到来年春,天天吃不饱穿不暖,一家人全靠外出 打工、要饭维持生活。 1939年,日军轰炸了东里店,随即在这里设据点,派一个小队驻守并扶持 建立起了一支五六十人组成的汉奸队,天天外出扫荡。由于刘家庄正处在莱芜 经东里去沂水的官道边上,因此,也就成了日军、汉奸队扫荡次数最多,群众 遭害最严重的地方。为了保家,村党支部确定成立青年游击小组,马川启得信 后当即参加。 1943年4月,八路军打垮了吴化文,刘家庄一带彻底解放。秋后,沂中县 委决定新建东里区,丁毅民担任区长,全区村民三年不向政府交税、纳粮,马 川启家才不再饿肚子。1944年6月,在村党支部书记赵世贵的介绍下,他光荣 的在党旗下宣誓,加入到了党组织。 1946年,马川启当上了村的贫协主任,随后他以满腔的革命热情带领村民 减租减息,斗地主、分地主家田地浮财;他家分得了3亩良田,才过上了丰衣 足食的好日子。谁知打跑了鬼子,打垮了吴化文,蒋介石又挑起内战,在饥寒 交迫生活中长大的马川启誓死也不答应。1947年2月,刘家庄回胞组织支前民 工担架班,他第一个就报了名。之后,他踊跃支前,足迹踏遍祖国的大江南北, 他所在的担架班被评为支前“回民模范班”,本人也被誉为“特等功臣”。 《大众日报》,1947年5月26日发表了健华“特等功臣马川启,他领导的 回胞班荣获‘模范班’’’的专题报道,全文如下: 马川启,是沂中东里区刘家庄人(回民),现年四十二岁,土地改革后他 由赤贫上升为中农。 去年9月开始组织常备工,马川启第一个报名,参加了三个月的常备担架队。 他说: “共产党来了,回民翻身自治有饭吃了,蒋介石这个王八蛋要毁掉我的 饭碗吗?”安邱战役时,马川启任班长(全班19人),他勇敢的带领全班冲上 第一道火线,抢救九名彩号,扫清了畏缩不前的害怕思想。接着他又单人冒敌 炮火给部队送了两趟炸药。 归路上,在炮火浓烟里他又发现一个伤员躺在一条山路旁边,此时只有他 一个人,再到前线找人抬吧,恐怕这位伤员发生意外,于是他下定决心,连忙 把这伤员背到离山地八里远的一个庄子,找到一个老百姓,随即转送到四十里 以外的卫生部。一天一夜没有吃饭,他没有发过一句怨言,并高兴地对大家说: “这一次我们算是完成任务了。” 马川启在高密战役中,仍要求担任第一火线抢救,后被劝阻,转为第二火 线转运任务。平日在班里对大家的生活关照更是无微不至,亲自帮大家挑东西, 亲自给病号做饭……1月20日担架队期满复员,区的总结评功大会上,马川启 当选为一等模范。回村后,他高兴地对大家说: “蒋介石这样混蛋,再支前我 还要去。” 2月9日,区里又动员第二批常备工,在村的群众大会上,他表示说: “要 饭篮子刚放下,难道还要我们再拾起来吗?”这次他又去了。三个月中,他更 表现了前所未有的积极与勇敢。泗水战斗时,他又亲率全班,不顾敌人炮火, 连续抢运两趟伤员。从莲花池向北转运伤员时,他亲扶伤员大小便。蒙阴战役 转运伤员时,他一天一夜没有休息吃饭,有的同志发牢骚,他马上安慰大家说: “流血的人都是为了咱们,咱们吃点苦算什么?”他的带动作用处处感动着大家, 因此全体队员情绪始终高涨,无一人逃亡。有个陈某原是在别的班里很“调皮”, 说怪话,自拨他到回民班里后转变很快,成了积极分子。本月8日,全队总结 评功大会上,马川启领导的回民班荣获为“模范班”,全体队员一致要求给马 川启记“特等功”。 其实,马川启被记特等功,除《大众日报》报道的以上事迹外,还有他 第二次支前时莱芜战役的表现。莱芜战役中,从火线到我军后方医院,来回 五六十里,马川启率先带领回民班连续两次转运伤员。伤员一上担架,他们便 了解伤情,精心护理照料。尤其对伤俘,看到有些队员不愿抬,也不想护理时, 马川启总是耐心及时地宣传党的俘虏政策,做队员的思想工作,使伤俘没有受 到歧视,及时的被送到医院救治,感动的有些伤俘热泪盈眶,连声说共产党好、八路军好,使大多数伤俘愈后二话不说就加入我们的队伍,投入解放战争的洪 流中,在战场上大显身手,有的还屡立战功。 1948年,淮海战役前期,刘家庄和周边的几个庄又组建起了一个支前回民排, 马川启抖擞精神,毅然地再加入进来,还被连里任命为排长。淮海战役,他带 领全排积极参战,运送弹药、看押俘虏、转送伤员,哪里需要哪里去,还多次 缴获散兵的枪支。渡江战役前夕,部队迅速集结,担架队也快速行动,为了赶 时间,马川启带领全排打破只晚上行军的常规,白天也急行赶路。一天,行进 途中突遭敌军轰炸,马川启不顾个人安危,大声指挥队员卧倒避险。队员们正 是有了他这样不顾自己生死、心里始终装着大家的好带头人,才事事化险为夷, 踏实地跟着他度过一关又一关。 1949年4月,马川启带领这个排横渡长江、进军南京。他用每天都重复着 的或行军、或打仗转送伤员所付出的心血和汗水,用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责 任担当换来的一个个辉煌业绩,证明了他无愧于共产党员这个光荣称号,无愧 于支前“特等功臣”这份永远珍藏在大家心中的特殊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