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虹,原名朱剑秋,孔莫非的爱人,原籍辽宁省沈阳市人,1918年生。孔莫非早在学生时期,为了探求革命真理,1934年去北平求学,在大学读书期间,积极参加革命活动,刻苦钻研马列著作。“一二•九”运动后,放弃学习生活,受党的指派回到哈尔滨,先后在铁路工人、电车工人中从事工人运动。,通过传播世界语等文化知识,团结教育青年,宣传马列主义并组织和开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学习小组等革命活动,推动反满抗日地下斗争的发展。1937年4月15日哈尔滨特委被敌人破坏后,孔莫非曾奔走于哈尔滨、长春、沈阳之间,积极参与党组织的恢复与重建工作。1938年冬在日本侵略者疯狂追扑的威胁下,机智勇敢的摆脱了敌人的严密监视,同妻子朱虹一起转移到华北,后到天津,寻找党的组织,多方探求抗日武装斗争的途径,终于在1939年冬到达冀鲁边区,避开敌特的跟踪,护送党的干部陈紫、佟醒愚、秦占雅和反满抗日斗争战士宋敏,王忠生、王光逖等,分批进入抗日根据地。孔莫非到达边区后,先后在乐陵、陵县等地参加抗日斗争和根据地政权建设。1940年5月在陵县淄镇大辛庄牺牲,时年26岁。朱虹早在1935年就在哈尔滨交通会社参加了党的干部陈紫领导的工人运动,后又打入伪哈尔滨市公署从事秘密工作。1937年4月15日哈尔滨特委遭到破坏,被日本宪兵队逮捕入狱,受尽酷刑,坚贞不屈。出狱后仍从事革命活动。不久同孔莫非结婚,并舍弃慈母幼弟,随同孔莫非一起转移到华北地区。在天津期间,一边研究攻读马列著作,一边配合孔莫非从事革命地下活动。1939年冬,毅然放弃不满周岁的儿子新生,奔赴抗日前线,先后在宁津、乐陵、南宫等地参加抗日武装斗争。在任宁津县抗日动员委员会后勤部长期间,积极做上层人士工作,发动群众,团结抗日,为宁津县革命政权建设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她还经常化装进入敌占区侦察,发动群众,共同抗日。1940年9月在南富县牺牲,年仅22岁。1982年3月25日,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追认孔莫非、朱虹二同志为革命烈士,并将烈士骨灰安放在台儿庄革命烈士陵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