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英同志简介:

1931年,李文英出生在山东长清,1939年入学读书学 习,由于家里兄弟姐妹多,于1943年辍学,回家靠给地主 家看孩子维持生计。虽然那时还是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 娘,但是她的吃苦耐劳精神、勤奋勇敢作风受到了大家的 一致好评,生活艰苦,但快乐着。然而,在革命的特殊时 期,村里经常有鬼子来扫荡,他们闯入民宅,翻箱倒柜,抓 鸡抢粮。“有一次,鬼子闯入我家,用刺刀杀家禽,用枪杆捣烂缸盆,正巧我娘在米缸里放了几个鸡蛋,全被打破 了。”李文英老人回忆道,“从那以后,村里很少有人敢养家 禽,平时没事时都将自家大门紧紧地关着。”老人那时亲眼 目睹了鬼子们横行霸道,欺压百姓的丑恶罪行,至今提起 来还气愤难平。鬼子的一个据点离她们村不远,时不时的 到村里抓人。发生在老人自己身上的一件事,至今记忆犹 新。那时,她家在村边上有个窑,一次,她在从窑上回家的 途中,遇到了一个身上带枪的鬼子。她心情明显有些紧 张,便想从身边的一口井边绕过去,谁知,那鬼子竟然用古 怪的声音喊着“小姑娘”,同时伸手去抓她。李文英撒腿就 跑,跑到一个草垛上藏了起来,当鬼子赶来时,碰到一位老 人,边用手比划着边问:“有没有见到一个这么高的小姑 娘?”老人示意他小姑娘向一个胡同里去了,等鬼子走远 了,老人才把她叫出来带回家。从此,李文英老人对鬼子、 坏人更加痛恨不已。由于家里有个叔叔参军,鬼子经常到李 文英家把他的父亲带走拷问,用鞭子抽打,打完后再向他父亲 口中灌辣椒水,每次都是把他折腾得半死才扔出据点。对此, 李文英对敌人痛恨万分,同时也坚定了她坚持正义,热爱祖国 的信念。 入党未果 常悔当初 1949年解放后,李文英竞选了村干部,带领村民劳动, 种试验田。吃苦耐劳,勤快能干的她很快引起了领导的注 意,同时在群众中也有一个良好的口碑,于是很快被推荐加入共青团。 由于父亲与朋友曾给李文英定有娃娃亲,是一个富农 家的儿子,在20岁时订婚,人挺好,对李文英一家都挺照 顾。鉴于李文英家人口多,生活贫困,他经常送一些粮食 等吃的东西。听说李文英跟一个富农家的儿子订婚后,周 围的工作人员都来问个真假,并感叹到:“他可是富农家的 儿子呀!咱是跟着共产党工作的,还要为人民服务哪!怎 么能跟他结婚?!”领导也闻讯而来,问个究竟,并分析了李 文英的工作与今后的发展。她自己也认真思考了一下自 己对党的忠诚与自己的工作。但鉴于这是父母包办的,对 方也不错,对于退婚,自己有些难以启齿,有思想顾虑。一 位大娘看出了她的心思,便说道:“没事,你一个姑娘家不 好意思说,大娘替你和你爹说去,毕竟咱要从长远考虑嘛! 退婚!”她坚定了思想,他爹见她心意已决,众人也都支持, 便同意了退婚。退婚后,生活相对平静了,她一心扑在工 作上,表现也越来越突出,大家一致推荐她入党,她自己也 十分想加人中国共产党,但是由于刚解放不长时间,没能 如愿。可这一过就是几十年,“说真的,没能人党,真是这 一生的悔恨。所以我现在支持我的儿女入党,他们也都表 现的很好,都是共产党员。”老人感慨道。 军人苦军嫂难 1951年,李文英与军人李本亭结婚,婚后生活并没有 轻松多少,可谓“军人苦,军嫂难”。婆婆家也是穷苦不堪,家里连个院墙都没有,住的地儿更是没有多少。婚后,丈 夫依然在长清归德,时不时的调到其他地儿工作。李文英 有了大女儿后,便回娘家跟着父母生活。 1959年,由于工作需要,丈夫被调到新汶武装部工作,训 练煤矿职工及民兵。李文英便跟随丈夫去了新汶,在酒厂工 作,主要是做酒曲,筛麦糠,即使到了后来怀有身孕,也严格按 八小时工作制上下班,到怀孕八个多月时,还依1日坚持上班, 每天筛几百斤小麦。但她并没有怨言,也不曾喊过累,喊过 苦,至今依然只是淡淡的说一句:“那时年轻,有力气,不感觉 累。”那段时间,她全然忘却自己的辛苦,丈夫经常在晚上下矿 井,若早上8点钟还没有回来,她便心急如焚,情不自禁的前 去迎接。当时矿井时有事故发生,她将丈夫的安危时刻挂在 心上,对丈夫万分挚爱和关怀。 1961年,丈夫被调到济南,半年后又调到泰安军分区 干部科任科长,而李文英老人从济南带着三个孩子独自回 了老家,直至丈夫在泰安安顿好后 才来与丈夫团聚。 李文英从结婚前在家带领群 众种试验田,到结婚后在不同环境 里的优良表现,充分体现了她那巾 帼不让须眉的“奉献、坚强、乐观、 不甘落后”的精神。来到泰安军人 家属院后,她精神依旧,多次被评 为“五好家属”。

纪念文章:0

主页管理:开国群英

我是李文英的晚辈

入驻晚辈
  • 开国群英
    开国群英
留言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