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振青在1945年参加区小队革命,因表现优异,1946年5月被选送至革命军队成为我军的一员。 当时的河北丰宁县属东北热河省,省会为承德。自参军后至1949年建国前,他所在的解放军五旅,一直在晋察冀边区来回转战,经历了大小无数次的战斗,流下了无数的回忆:1946年秋张家口大规模兴军,1947年后半年毛主席提出的大踏步战役,1948年晋察冀边区解放等。其中印象最深的是在我们解放军大军南下过长江与国民党军队作战时期。张振青在五旅接到攻克太原的特急命令,急行军至北京,和大部队跑步三天从山西太原经历千辛万苦到达北京,进行北京东部沿海地区的防卫战斗,后来才知道当时蒋介石派出三艘军舰从东海海域北上进攻北京,他所在五旅接到命令回防北京,保卫刚刚解放的北京城,这件事给他留下了深刻记忆。 1949年初五旅改编为六十七军,六十七军增加了炮兵团,他调到炮兵团后勤处工作,直到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48年由于他表现突出,经过组织审查批准,被组织吸纳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开始了为党、为国家、为人民无私奉献的一生。 1950年美国朝鲜军总司令麦克尔彻在5月份宣布鸭绿江不是中国领土,引起全中国人民的愤怒和谴责。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总司令的抗美援朝大军开始进入朝鲜抗美作战,经过三次大规模战役,将美国军队赶至“三八线”以南。 1951年5月,他所在的六十七军进入朝鲜。入朝前,调至军后勤部军械科负责武器弹药的运输工作。在此期间振青带队数次往返于军分部与前线之间,冒着美军飞机24小时的轰炸和枪林弹雨,不顾生命危险带领车队到军分部领取武器弹药,供应给前线。保证了军队打仗的需要,为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坚强的后盾。 1954年秋,抗美援朝结束后张振青回到祖国的怀抱,他乘着火车到了山东,六十七军军部设在青岛,而后勤部设在胶县,因此,张振青也跟着部队一起到了胶县。1955年军队整编,他成为连级干部。整编军队使得军队人员数量减少,所以保留、退休、转业、参加学习,成为当时军人的四大去向和归宿。1956年张振青被选调总后第三预校从事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1957年一年学习了全部的初中知识和一部分高中知识。1958年进行专科学习,即高级军械技术学校地炮系。学习炮的设计、结构等专业军事技术。1961年毕业后留到济南军区训练科从事对军事干部的培训工作。 1961年至1964年,山东沿海地区装备海岸炮。张振青到沿海各部队去搞军械干部的专业知识集训,为他们传授炮的专业知识,以便使他们能够正确使用海岸炮,进行技术检查,积极开展工作,为增强我国沿海海岸军事防备实力做出了贡献。 1967年张振青调至山东省体委支左工作一年,1968年调到河南西部的军工厂从事军工代表工作,一千就是四年。1971年调回济南军区军工厂工作,一直到1985年正团级干部退休。1985年至1986年,仍在军工厂帮助工作,1987年来到泰安市军队离退休干部休养所休养。 张振青生长在山环水绕,四季分明,蓝天碧水,山青地绿,如诗如画的美丽家乡河北丰宁县,这山山水水培养了自幼热爱大自然的浓情厚意。同时,在幼年时期深受母亲精通民间剪纸和绘花艺术的熏陶,写字画画,成了他的启蒙课,培养了他自幼酷爱书画的志趣。 青年时期无论走到哪里,对大自然的山水,民间的书画,他都要多看看,多想想,若时间允许,总是拿出随身携带的纸笔,写写画画,长此以往,极大地提高了他对书画的悟知。 离休后安度晚年,多年的梦想有了良好机遇,他积极报名参加了泰安市老年大学书画专业的国画专修班,同时还学习了书法,一学就是六年。张振青虽然离休了,但“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是他晚年生活的真实写照。在泰安市老年大学,他全身心地投入到愉悦的学习生活中,书画专修班、研究班、创作班,一鼓作气学了六年。六年中,他勤学苦练,谦虚努力,持之以恒,上课认真听讲,仔细记录;课后读书作业,一丝不苟。课本教材,有关资料,总是孜孜不倦的反复阅读,精心研究,直到理论明白了,笔墨会用了才肯罢休,仅课堂记录、读书笔记就达16万字之多,同时,分秒必争的自修芥子园画谱,循序渐进的从国画传统技法练起,对笔法的勾勒皴擦,运笔的中正偏侧和顺逆急缓,墨法的泼积韵意,墨阶的焦浓重淡清等,这些国画传统基本功学习掌握运用,都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书画作业常被选为范例上壁板展出,他还结合着山水画的四季分明,朝暮阴晴,雨雪风云等表现意蕴,撰写了300余首提款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