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兵同志简介:

李先兵(1910 -1980),原名承志,百里洲李家渡人。1929年暑期,他持族侄李先兵(共产党人,已被国民党杀害)的小学毕业证,投考荆州省立八中被录取,后便一直沿用李先兵名字。 1935年底,北平发生“一二•九”学生救亡运动后,李先兵在荆州八中组织和领导同学罢课声援北平学生运动,带队上街游行,并到沙市码头日本领事馆门前示威。事后被学校当局开除。 1937年“七•七”事变后,李先兵就读于武昌育杰中学,参加抗日民族先锋队,和同学们一道,组织抗日救国歌咏队,走上街头,进行抗日救亡宣传活动。 1938年10月,他在汉口经抗日民族先锋队介绍,到山西临汾民族革命大学学习,与同乡周绍汉,吴先琳同在一个学习小组。后因日本侵略军从太原分九路围剿临汾,学校临时撤到黄河西岸时,周绍汉去延安,李先兵和吴先琳经郑州回武汉。到武汉后,经商定,吴先琳留汉寻找党组织,李先兵回枝江了解抗日情况。回枝江后,在江口小学任代课教师。国民党枝江县党部书记王南屏和李宗舜听说李先兵是从外地回来的,便以忠义救国会的名义指令江口小学教师胡庆珍严密监视李先兵的活动。尽管如此,李先兵还是积极开展革命活动,联络社会各界进步人士,组织青年抗日救国团,进行抗日救亡宣传活动,并在江口、董市、刘巷等地设立工作团分团部。工作团活动近三个月,被国民党县党部强行解散,同年暑期,他回到百里洲,发动驱逐反动区长郑斗南运动。百里洲区区长郑斗南,在百里洲横行乡里,欺压百姓,阻止抗日活动。李先兵带头组织从省城、荆沙、宜昌等地回乡的学生100多人,从刘巷坐木船到枝城县府大礼堂,坐堂请愿,要求县府撤换郑斗南。国民党枝江县府只好被迫将郑斗南从百里洲撤换。 1938年秋,李先兵经吴先琳、杨国民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驱逐郑斗南运动胜利后,国民党县党部加强了对他的监视,委任他为百里洲民众教育馆馆长,妄图诱他就范。他识破敌人阴谋,断然拒绝,到董市小学任教务主任,继续从事党的地下活动。先后任中共江口区委书记、安福寺中心区委委员等职。 1939年秋,江口、董市一带的部分党员,包括李先兵在内曾被上级党组织一度放弃组织 人物传 855 关系。他失掉党组织联系后,应周绍汉相约到四川中华大学求学。入川途中,他想到大敌当前,不能远离抗日前线,应当站到挽救祖国危亡的最前列。于是他在入川途中的宜昌三斗坪折回百里洲,以开肉案为掩护,从事抗日活动。 1940年7月,李先兵被中共百里洲区委送往襄西抗日根据地,不久,他任新四军15旅45团团长曹一清的秘书,后任该团政治处宣传股股长。15旅旅部到襄河东岸后,他被提升为旅政治部宣传科科长,随15旅开辟襄河南部地区(天门、潜江、沔阳、汉阳等地),任襄南教导大队政委、襄河纵队政治部主任。1943年春,李先兵奉命前往潜江作原伪军战六师三旅七团团长李正乾的策反工作,促使李正乾于5月23日晚率800人枪拖出潜江起义投诚。 1944年,襄南地委书记兼襄河纵队政委张执一命令李先兵带领襄河纵队第3团和襄西33团,去开辟汉宜路南地区(包括沙市以西、宜昌以东、长江以北、汉宜公路以南地区),他将这两个团的兵力在汉宜路北会合后,分两路向路南进军。他亲率33团直插江陵县内双冢祠,另一团过沮漳抵问安寺,最后两团在问安寺一带会合。会合后,他带领一部分队伍活动于沮漳河两岸,开展对万城、马山的赵益之、问安一带的施昌直和鸦鹊岭、太和场的刘筱岳三股土匪的统战工作,团结他们共同抗日。同时,他还在江陵的双冢祠、当阳的草埠、枝江的凤台相继建立起乡政权,从而粉碎了日本侵略军企图在双冢祠、孙家场、黄家场设立据点,控制沮漳河两岸的阴谋。不久,他又奉命带三团回到襄南,任襄南军区教导团副政委。 1947年新四军五师突围后,他随15旅44团去武当山开展工作,后又随15旅旅长王海山过陕南,开辟秦岭中部地区。不久,又奉调到老八团任政治处主任。中原局党校成立时,他从老八团调到中原局党校任教育科长。突围部队整编时,又受命到第二野战军第十纵队十三旅三十九团任政治部主任。到三十九团后,他奉命率部随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后因路远未能赶上,只好在山东阳谷集结待命。几天后,陈毅率三野一部路过阳谷,他便率部随三野渡黄河,越陇海铁路,牵制敌人,以此配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接着,他又率部南下大别山,在花家河与刘、邓大军会合,并聆听了邓小平同志关于解放战争和土地改革的报告。 1947年初秋,上级动员原新四军第五师干部转入地方,并把原五师所属第38、39两个团划为地方部队,将团级干部组成土改工作团,在大别山开展土地改革试点。他参加土改工作团,被分配到大洪山茅茨畈搞土改试点。不久,江汉军区党委组织襄西支队,他又随襄西支队到襄西,任荆(门)钟(祥)工委书记兼政委。1948年秋,任中共荆(门)钟(祥)宜(城)县委书记、江(陵)枝(江)宜(都)县委书记。 1948年冬,李先兵同李东波率领江,枝、宜县委一班人先到殷家巷子、穿心店、双冢祠一带活动,建立江枝宜第一区,为解放军准备粮食。之后,又到沮漳河沿岸的凤台、草埠一带建立第二区,在半月山一带建立第三区,建立第三区后,他率一个连的兵力和赵必扬一道围攻国民党维新乡乡公所,缴获长短枪27支。接着又以新场地区为主建立第四区。然后向西发展,到安福寺一带活动,从而促成了国民党江口自卫队中队长淡功颖、安福寺自卫连连长梅斗南先后起义投诚。基本控制了江枝宜地区,为迎接解放军渡过长江做好了准备。 1949年5月,中共宜昌地委决定枝江单独设立县委,李先兵任县委书记。7月15日,李先兵、陶君彦率领中共枝江县委机关进驻江口镇,随即成立枝江县军事管制委员会,李先兵任主任。陶君彦、邹作盛任副主任。军管会发出命令,令国民党枝江县副县长严西陵缴械投降。9月,李先兵赴汉参加中共湖北省第一次代表大会。 新中国成立之初,李先兵任中共枝江县委书记(后兼县长),1951年任宜昌日报社社长、中共宜昌地委宣传部副部长。1952年调往北京,任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教育组组长。1959年任民族文化官博物馆馆长。1960年任文化部民族文化指导委员会副主任。1980年2月病逝。

纪念文章:0

主页管理:开国群英

我是李先兵的晚辈

入驻晚辈
  • 开国群英
    开国群英
留言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