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烈(1913 - 1976),原名田树炎、田象南。山东省肥城县人,小官吏家庭出身。著名电影演员。 自幼顽皮好动,不喜欢读书,却对京戏和胡琴爱好到了入迷的程度。1928年,瞒着父母,考取了设在泰安的山东民众剧场。在那里学了半年舞台表演、化妆和京戏、胡琴等。期间演出过话剧《湖上悲剧》和京剧《捉放曹》、《华容道》等。1929年,民众剧场迁到济南,扩建为山东省立实验剧院,他成为正式演员。1930年剧院因战事而停办,剧院负责人挑选了包括田烈在内的20多名演员,到北平(今北京)建立晦鸣剧社。但因经济困难,不到半年剧社就解散了。他只好遵从父命在北平继续读中学。1931年7月,上海集美歌舞剧社到北平演出田汉创作的《名优之死》,缺一扮演琴师的演员,经剧社演员魏鹤龄介绍,由田烈扮演该角色,获得成功。不久,他扔下学业,加入集美歌舞剧社当了演员。“九•一八”事变后,集美歌舞剧社陷入困境,终因财力不足而解散,他只好回家乡务农。期间,任过一段时间乡村小学教员。1933年秋,田烈到济南谋生。由于找不到工作,生活无着,只得靠教京戏和胡琴度日。后来,晦鸣剧社在济南重建,他再次加入,并随剧社到南京、上海等地演出。这一时期,认识了一些进步文艺工作者,如陈白尘、安娥、聂耳、沙蒙、宋之的等,受进步思想的影响,思想发生很大变化。加入左翼进步戏剧组织狮吼剧社,演出一些进步的剧目。他还应孙师毅的邀请,在上海电通影片公司参加《街头巷尾》的拍摄,但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的迫害和经济困难,这部影片只摄制了一半就停止了。之后,在上海明星影片公司拍摄的《生死同心》、联华影业公司拍摄的《新旧时代》中扮演角色。 1937年“七•七”事变后,田烈在上海参加了以抗日战争为主题的三幕话剧《保卫芦沟桥》的演出。这次演出盛况空前,台上的演员、台下的观众都热血沸腾,同仇敌忾,使他受到很大的教育。在爱国热情的激励下,他报名参加上海戏剧界救亡演剧队,被分配在第二队。他们由上海出发,经南京、徐州、开封、郑州、洛阳到武汉,沿途进行抗日宣传,演出独幕剧、活报剧。当时,工作紧张艰苦,每天演4场,每场演4个节目,每个节目里都有他,常常累得走路都困 难,但他却感到从未有过的欢快。1937年12月,他随演剧队部分演员到了重庆,曾自编自导自演《东北的烽火》。后来又到成都i参加演出《群魔乱舞》、《太平天国》、《雷雨》、《日出》、《阿Q正传》等话剧,在剧中扮演了重要角色。1939年秋,他应金山邀请,到香港加入中国救亡剧团,演出一些抗日剧目。1940年1月回到重庆,在中国电影制片厂当演员,兼做剧务、场务工作。先后参加拍摄了《白云故乡》、《火的洗礼》、《青年中国》、《日本间谍》等影片,在影片中扮演各种角色。此外,他还兼任中国万岁剧团的演员,参加演出《国家至上》、《正在想》、《棠棣之花》、《虎符》、《蜕变》等话剧,做过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赵荣琛的琴师。 抗日战争胜利后,于1947年回到北平,在中央电影企业股份有限公司三厂当演员。1948年,参加拍摄了《满庭芳》、《深闺疑云》、《碧血千秋》等影片。新中国成立后,田烈进入北京电影制片厂当演员。期间,曾先后在影片《新儿女英雄传》中饰汉奸申耀宗、《民主青年进行曲》中饰反动军官、《一贯害人道》中饰伪专员、《龙须沟》中饰黑旋风等重要角色。1953年、1954年两次到长影,拍摄了《六号门》和《英雄司机》两部影片,分别扮演把头冯金龙和铁路调度员等重要角色。1955年,调长影演员剧团,任演员。曾先后在影片《神秘的旅伴》中饰土匪萧五、《上甘岭》中饰炊事员、《边寨烽火》中饰卡佤族头人、《古刹钟声》中饰匪首老和尚、《换了人间》中饰矿工、《再生记》中饰艺人、《锦上添花》中饰“老怀表”、《万木春》中饰说书人、《鄂尔多斯风暴》中饰王爷等重要角色。他在影片中塑造人物,注意避免脸谱化和公式化。他不管自己扮演的角色在影片中所占的份量轻重,都能够认真阅读剧本,分析研究人物的身世、所处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地位、内心世界和性格上的特点等,从而确定自己所扮演角色的基调。在影片《六号门》拍摄之前,曾多次到天津,同搬运工人一起劳动和生活,向工人们了解旧社会把头欺压工人的情况。冯金龙的形象在他头脑中慢慢地由模糊到逼真,最后“活”了起来,从而使他的表演自然、真实。 田烈演技高超,他所扮演的角色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以扮演反面角色著称,把人物的奸诈狡猾、阴险毒辣、凶狠残暴等性格表演得恰到好处,逼真传神。 “江青反革命集团”横行时期,由于他了解江青历史上的一些丑闻而遭到迫害,身心健康受到损害。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冤案得以平反,重新恢复了名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