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望(1918 - 1985),原名张泽普,笔名洪野、红叶。河南省商城县人,高级职员家庭出身。中国共产党党员。 , 1923年,在河南省商城县东岗读私塾。1928年,在河南省六河沟煤矿矿立小学读书。1930年,升人河南省焦作中学。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开始参加学生爱国运动,在南京学生联合会下属的读书会,接受共产党进步思想教育,步人革命道路。1934年到北京,先后在北京汇文高中和弘达高中读书。1935年转入南京读高中。1937年“芦沟桥事变”后,父亲离家逃难,失去经济支持的张望结束学业,回到家乡河南商城。先在学生战时服务团工作,动员家乡父老,踊跃投入到抗战洪流中。1938年,他人河南省商城县政府工作。1939年1月1日,经艾天白等人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被党组织分配到安徽省动员委员会第七团工作,任安徽省青年抗日剧团副团长。组织爱国青年,以戏剧等艺术形式,进行抗日宣传动员工作。1940年,张望奉令领导剧团入伍,担任淮南新四军第七师抗敌剧团团长。1942年,在苏北抗大分校学习。1943年,任新四军七师大江剧团团长。同年,在新四军七师组织的反扫荡中,剧团被日寇包围,他领导大江剧团团员,积极勇敢地配合主力部队突围。不久,调淮西天长县,在新四军军部担任军直属文工组组长。期间,领导文工组的同志们深入连队,帮助战士们学习文化,开展部队的文艺活动,并参加了生产自救和党的整风运动。1945年,张望被组织派往山东担任新四军文工团团长兼山东军区文工团团长。1947年,任华东军区文工团团长,后调任华东军区文艺科长,华东文工团长等职务。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张望转业到地方,任上海市文艺处戏剧室主任。1950年,调上海电影制片厂任副导演、演员。1952年,任上海电影制片厂艺术处处长。 1955年,调长春电影制片厂担任艺术副厂长,领导长影剧团、乐团工作,兼任吉林省第三届文联委员,中国电影家工作者协会吉林分会第一届主席,第二届理事会理事等职务。 1960年3月,他与著名电影演员杨丽坤、卢桂兰组成中国电影代表团参加了在埃及举行的第二届亚非电影节。同年,又与于彦夫、赵丹组成中国电影代表团参加了在捷克举办的第十二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 1966年“文化大革命”中,张望受到牵连,身心受到极大的摧残。1969年被下放到吉林省舒兰县二道公社明德大队。1970年,因病退休回到家乡河南商城。1973年回到长春。1979年任长春电影制片厂艺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