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立忠同志简介:

路立忠 我叫路立忠,现年六十四岁,现住兖州镇一办十街。一九七三年因身体 不好,在兖州工务段离休。离休前,在工务段做过技术、人事、劳资等工作。 一九三五年八月,我考入滋阳乡师,校址在现在的酒厂。全校共四个年 级八个班,校长赵德柔,训育主任是王鹤轩。班主任孙铁夫,教我们班的国 文,是个思想很进步的老师。一九三五年日本帝国主义从我国东北三省,逐 渐侵略到北平、天津等地。日本进关后,对中国人民采取了烧光、杀光、抢光 的“三光”政策,使国无宁日,民不聊生。在此种情况下,北平、天津的爱国师 生,在地下党的领导下,纷纷起来抗日,反对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 策。这种抗日热潮,后来波及到山东各地,山东的地下党员、进步师生政治上 很活跃,明的暗的宣传抗日主张,组织师生抗日卫国,南下请愿,铁路卧轨斗 争,罢课闹学潮等革命活动。我入校后的当年冬天,就亲自参加了该学校学 生罢课闹学潮的活动。在一九三七年三月至“七七”事变前,学校根本上不成 课,当时学校里、街边居民区住了许多北方来的伤员。那时候我们师生就跑 到离城六七里路的范堂实小上课,上完课再回到学校。“七七”事变后,日本占领了山东大地,形势更加恶化,在国民党山东省党部的指示下,学校决定南 迁。一九三七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前,校长赵德柔对全校师生作了动员,他说: “我们为了不当亡国奴,为了使同学们学到知识,根据省党部指示,学校决定 南迁,你们对家长说,时间不会太长,一二年就会回来的……”动员后的当夜, 我们坐火车离开了兖州城。我记忆中跟走学生五六十人,教师一部分。学校 教师中有赵德柔、王鹤轩、廉立之等。学生中兖州籍的有六七人,王月老家城 里,付庙街住,此人现在在南京铁路分局做工会工作;赵学英老家东关市场 南边,现在在上海工作。 学校南迁经过演变情况。上边我说了,学校南迁时间是一九三七年十二 月二十七日夜,坐火车离开了兖州城,路过金乡,在金乡小学停了停脚,在途 中过的阳历年。学校南迁的第一个落脚点,到了河南省的许昌县,山东的学 生都集合在这里,这时学校改名“齐鲁中学”,各校归各校管理,滋阳乡师校长 还是赵德柔,在许昌过的阴历年。在这里学校住了两个月,也就是一九三八 年二月,学校又迁到湖北省的均州县。山东所有师范学校里的师生,都集合 在这里。学生统一编班,教师统一使用。在山东师范学校在此合并的情况 下,滋阳乡师就不存在了,从此完成了该校的历史使命。原校校长赵德柔不 当校长了,也不教课,后来听别人说他去重庆了。这时学校改名为“齐鲁中学 师范部”,校长周技夫。 该校在湖北省均州县上课一年后,由于形势恶化,学校被迫迁出。大约 在一九三九年一月,学校又迁到四川省的梓潼县,这时学校改名为“国立第六 中学”。学校规模很大,学校有总校部,分前后师部,高中部,下设四个分校。 总校部校址开始在梓潼县,一年后又迁到该省的绵阳市。一分校师范部校址 在梓潼县城里文庙,高中二分校在德阳县,高中三分校在XX县的新店子(县 名我记不清了),高中四分校在罗江县。“国立第六中学”的校长开始是宋凡 梧,后来又换了个校长,是个头面人物,此人叫格兰生,兼任山东省教育厅督 学。教导主任、训育主任我都记不清了。该校的特点是学校规模很大,国家 统一投款办学,教育部统一领导。学校师生大部分是山东籍人;学校内部两党、两团的政治思想特别活跃,政治斗争很激烈。涉及政治问题,因为我那时 既不是共产党员,也不是国民党员,两党之间内部斗争情况,我不大了解,只 不过看到许多现象。现回忆如下: 滋阳乡师南迁之前,也就是一九三五年冬季,该校在地下党的领导下,掀 起了抗日爱国高潮,学生写罢课宣言,办抗敌快报,印传单,出刊物,到处发 放、张贴,公开宣传抗日主张,我亲自参加过以上那些活动。学生为了迫使学 校当局支持学生的抗日行动,掀起了罢课、闹学潮的斗争。在我记忆中,因那 次学生罢课闹学潮,学校当局在国民党县党部的支持下,开除了学生三十多 人。其中有张香阁、孔繁阁、乔尚印(周旭)、张文焕(丁平)等人,都是高年级 学生。 我们七级一班的班主任孙铁夫老师,很可能是个党员,他思想很进步。 通过上国文课,教育学生不要死读书,要关心国事,给我们介绍进步书籍,鲁 迅小说、列宁的《国家与革命》、苏联小册子,介绍苏联的经验等。帮助学生 办进步刊物,编印传单,暗地支持学生闹学潮。孙老师在学校南迁时,他没跟 走。 在从湖北省的均州县迁往四川省的梓潼县的途中,经过陕西省的汉中 县,我们在汉中县住了二十多天,师生学习、整顿。在这整顿的时刻,师生的 思想又是一次大动荡。凡是地下党员、进步师生,在汉中动摇了,不想再往前 走了,再往前走就入川了。因四川的重庆是国民党政府所在地,控制很严,入 川就出不来了。他们纷纷串联,跳出学校,直奔延安。当然也有部分师生投 靠了国民党,到了重庆。由于当时国家形势不如在国共合作时期,学校当局 不大过问此事。 一九三九年夏季,我在梓潼县前师毕业了,毕业后,接着考上了国立第六 中学,在高中读书三年,到了一九四二年夏季,我高中毕业了。毕业后,因我 身体不好又想家,就决心回到兖州老家。我回家几年以后,也就是一九四五 年日本投降,抗战胜利后,老同学对我来信说,“国立第六中学”交给四川省 当地了。山东籍的师生大部分回到山东。 以上是我对乡师点滴情况的回忆,由于时间已久,有些事已经记不清了, 就是现在回忆到的事,很可能有许多差错,请熟悉这段乡师历史的老同志阅 过后,批评、指正、补充。 (程世美根据路立忠座谈笔录整理1984年8月31日)

纪念文章:0

主页管理:开国群英

我是路立忠的晚辈

入驻晚辈
  • 开国群英
    开国群英
留言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