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淑华同志简介:

我是1937年冬天在党的领导下参加抗日活动的,我在当时是长清县(现在划入齐河县一部分)。 为便于开展游击战争,长清县划为河西县、河东县。当时,我在河西县工作时间不长,于1939年底我 就离开了泰西区党委,调到鲁南工作了。 我的家就在赵官镇(现在是赵官公社),这里有几户大地主,有的兼商业资本家,上层统治势力较 强,封建落后,环境复杂,斗争非常尖锐。有国民党的伪政府,有封建道会门,红枪会(就是地主武 装),还有大土匪头子冯二皮。在这种隋况下开展抗日活动阻力是极大的,他们对抗日组织不断进行打 击破坏。如国民党县长李长依提出口号,捉住“民先”队员“先斩后奏”,冯二皮捉住抗日人员活活 剥皮(如赵官镇烈士郑小二)。 那时同我一起活动的同志主要有王岩、孟雨亭、石仲白、吴新泉(吴力践)、吴梦观、孟学明、孟 昭乃等,这些人都先后参加了民先队和共产党,民主县长张耀南也经常在河西县活动。我们这几个人 利用一切合法的组织形式,坚持地下活动,白天以教书为名,以学校为基地,夜间拆敲破路捉汉奸、 打游击,采取多种形式把妇女、青年组织起来。组织了青年妇女识字班、绣花组、劳动小组、卫生小 组,在学校印发抗日爱国宣传品等,这就为抗日救国群众组织打下了基础。 1938年初,日寇侵入到乡村、小城镇,大规模的扫荡、烧杀、抢掠,激起了群众的愤怒,提高了 民族觉悟,抗日救国更加成为广大群众的普遍要求,群众组织蓬勃发展。工会、农救会、妇救会、青 年团、儿童团拉起了抗日武装,由游击小组逐渐扩建壮大,武器装备也不断得到补充,后改编为独立 营。所以对敌人独立作战,枪支弹药都是从敌人那里得来的,打一次胜仗就获得了不少胜利品,主要 是缴获敌人的枪支弹药。群众组织做了有力的配合,妇救会给抗日军做衣服鞋子,作战时到前线给战 士送水送饭。妇女们把自己家里最好吃的饭菜送到前方,如鸡蛋、馒头、大饼等。身边不离针线,随 时给战士们缝衣补鞋,天气冷了先给平原纵队宣传队员做好棉衣,因为他们全是青少年,十三岁到十 六岁的孩子,爱护他们不要生病,怕影响作战。许许多多的慰问物资都来源于募捐,在当时经济困难 的情况下,点滴物资都是很宝贵的。妇救会的同志们把小小碎布做成鞋底,较大的布片拼成棉衣里子, 年老的妇女捻麻绳、纳鞋底,年轻人i|生手艮、送军粮,儿童团站岗放哨,真是全民抗战。 为了提高群众对抗战的认识,组织了各种不同的学习班,学政治、学文化,目的是宣传抗日救国, 教育群众培养民族气节,号召我们中华民族的儿女,誓死不当亡国奴。 1939年敌强我弱,敌、伪、顽三角斗争的形势,有速胜论,也有亡国论,环境复杂,思想混乱, 有的造谣破坏,说共产党是“共妻共产”,八路军是“扒路军”。我们提出口号是“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坚持敌后游击战争,打击一切反动派的破坏活动。 这时在建军中送儿子送丈夫参军上战场。这在当时妇救会员完全是出自爱国热隋自觉自愿送亲人上战 场打鬼子。敌人经常扫荡,往往一个村庄统统被包围,到处是战场,老百姓死的死、伤的伤。咱们的 同志为了保护老百姓,不怕牺牲流血,老百姓为了掩护同志们不惜一切代价,把抗日军当做自己的亲 生子女,受敌人的打骂,甚至牺牲性命不说—句怨言,那真是鱼水相连的关系。 不论是烈日当空,还是风雪严寒,有时深夜把自己的婴儿锁在屋里及时把隋报送到抗日工作人员 的手里,在战争年代传送隋报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根据地缺医药,妇女同志化装到敌占区利用社 会关系买回药品。 妇女同志在战争年代起了重大作用,正如毛主席说的妇女是“半边天”,妇女有极大的贡献。在战 争年代同志们和根据地的老百姓随时都有牺牲的可能,成千上万的同志为革命英勇奋斗,壮烈牺牲, 换来了革命的伟大胜利。我是幸存者,永生不能忘记革命烈士们的光辉形象,永远纪念着他们。

纪念文章:0

主页管理:开国群英

我是孟淑华的晚辈

入驻晚辈
  • 开国群英
    开国群英
留言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