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养轩 孟养轩(1891-1955),名广宦,字养轩,以字行,乳名衡柱子,山东章丘旧军人,出生于商业望族,为孟氏“祥字号”进修堂堂主孟继粮的庶出之子。孟养轩3岁时,父亲在汉口开设“谦祥益”分号,并以其乳名命名为“衡记”。 孟养轩幼年丧父,在老夫人耿氏和经理董连元的帮助下经营谦祥益。他们一方面扩大经营种类,从之前的土布专营扩大为丝绸棉布、颜料批发、棉布漂染加工与外销以及呢绒、洋布和皮货经营等等;一方面以货真价实、薄利多销的原则开拓市场,谦祥益得以迅速发展,1902年在北京鼓楼设谦祥益西号,1909年设廊坊谦祥益。 民国初年,谦祥益在济南的分号受到洋布市场的冲击,孟养轩因势利导,将山东周村的总号迁至北京,并将济南、周村的部分字号转营茶庄,以图发展。同时学习国外经营理念,1911年重建后的青岛分号,通过学习德国洋行的店面装饰风格,从而成为当时青岛中国人开办的最大的现代化商店。 与此同时,孟养轩委托其岳父陈建侯在天津针市街开设谦祥益布店,陈建侯时任直隶建造局总办。谦祥益布店最初是以经营内局(批发)为主,为了方便管理,孟养轩不定期到天津意租界孟氏家庙小住,在其管理下,内局营业状况良好。 1915年前后,孟养轩的独子孟昭斌出生,天津内局生意也逐渐扩大, 于是孟养轩决定在津开设一家批发兼零售的大型绸布店,并以其子之乳名命名为“天津谦祥益保记”。孟养轩在经营保记时,注意利用宗族和同乡关系对店员进行管理。他任用同辈兄弟孟光宦为经理,并在章丘当地招收合格学徒,这样既方便管理,利益又不会外流。孟养轩依仗雄厚资金,不惜斥重金买地盖房、兴建保记。保记开业后,孟养轩又投入银元20万元购置商品,从日常的棉布,到奢华的水獭、海龙、貂皮、貉绒等皮货,乃至进口的棉布、棉纱,谦祥益保记应有尽有,严格按照北京工艺加工京青市布、月色市布等绸布品种。同时在营销中讲究“加大放尺,让尺不让价”的促销手段和“顾客至上”的服务理念。在孟养轩的苦心经营之下,天津谦祥益保记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达到鼎盛,1924年其利润高达白银10万两,1928年保记员工发展到150人。此外,保记还设有金柜,经营金银首饰。 孟养轩作为驰名津沽的大商家,也积极参与天津商界维权、慈善活动。1922年,当天津警察厅意欲迁移估衣街晓市时,孟养轩的保记联合天津敦庆隆、元隆等40多家商号联名上书警厅,陈明摊贩事关国家民生、经济命脉,估衣街晓市摊贩得以保留。 1928年,军阀孙殿英夜袭章丘旧军镇,纵火焚烧了孟氏几大堂号的住宅,孟养轩由此迁居天津意租界。寓居天津后,孟养轩通过陈建侯与官场打交道。各地谦祥益分号业务又有较大发展。1930年增设了济南隆祥布店西号,1934年隆祥老号翻新重新开张,并增设百货柜、金柜和金银首饰作坊。 七七事变日军全面侵华,谦祥益各地分号蒙受了巨大损失。孟养轩乘市面动荡不安,各界人士纷纷涌人租界避难,在法租界开设临时售货处。因其信誉良好,商品齐全,生意一直比较兴旺。1938年又置地建起三层大楼,开设“谦祥益辰记”。此时的谦祥益,有周村、上海、北平、天津、济南、汉口、青岛等地分号20多处,形成了庞大的商业集团。 抗战期间,孟养轩保持了民族气节。青岛分号经理时品三因支援崂 山抗日游击队而被日本宪兵队抓捕,关押施刑。孟养轩授意分号当即出钱上下打点,最终将时品三解救出来,此事在青岛广为传播,进而提高了孟养轩和谦祥益的声望。 1952年“五反”开始后,天津市和平区工商局定谦祥益辰记为守法户,并颁发证书。不久,《人民日报》对谦祥益的事迹进行了报道,全国各种报刊先后转载。 1955年,孟养轩病逝于天津,终年64岁。 参考文献: 仙舟:《谦祥益生活五十年》;宋广林:《天津谦祥益》,载章丘市政协文史委编:《文史资料选辑》第4辑《章丘旧军孟》,1987年内部印刷。 卞瑞明著:《天津老字号》,中国商业出版社,2007年。桑邑总主编:《回望的目光》,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年。山东省政协文史委、济南市政协文史委编:《济南老字号》,济南出版 社,1990年。 天津市档案馆等编:《天津商会档案汇编(1912-1928)》(2),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年。 (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