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余武同志简介:

1938年抗大一分校奉党中央命令挺进敌人后方办学。各级领导多是经过长征的红军干部,还有一批作战负伤致残和年高体弱尚能坚持工作的红军指战员,从事机关后勤业务。随着年龄增长和敌后战斗频繁、生活艰苦的影响,至1942年有些同志已显得力不从心,难以继续随队行动,加上当时抗战进入非常艰险阶段,上级号召“咬紧牙关,渡过两年”o校首长为发扬我党我军艰苦奋斗、尊老爱老的光荣传统,经过调查研究确定商请地方党政领导帮助将上述老同志分批安置在环境比较稳定、生活条件稍好的微山湖畔、莒南县的塔巷山区、大山前、黑林镇等地。其党政组织关系转归地方领导。于是,很快解决了住房、耕地、牲畜、农具、生活用品等。校首长也去看望他们。一年后召开了“发展生产、保证供给”表彰劳动生产模范大会,总结交流经验,奖励了一些毛驴、牛、羊、猪仔和工具01943年春节还举行了“祝寿”活动。同时,山东省召开的生产劳动模范大会上宣扬了这些老同志的先进业绩。省的画报上还登载了孟余武同志的大幅像片,并誉为“英雄双挂印”。他曾任红军战士、班长、连长,经过长征,多次作战负伤致残,一条腿骨折,鼻腔被枪弹打掉,仍坚持了数年的后勤工作,平时表现积极肯干,吃苦耐劳,认真负责,精神爽朗,团结同志,爱开玩笑,有的老战友好喊他“没鼻子”o他们在学校反“扫荡”战斗转移靠近时,便把自己劳动生产的大白菜、大西瓜等送去慰问,或到原工作单位看望。情意深重感人。近据莒县来人说,当地迄今仍在传颂着那些老红军、老八路的英模事迹。 另有一件颇不平常的事:1942年秋末,据敌情通报,日寇于滨海军区周围据点临沂、连云港、莒县、日照等集结兵力,准备大“扫荡”我抗日根据地,时驻莒南县的抗大一分校,首长们为照顾已怀孕体弱暂难随队战斗行动的十多位女干部和几名医护工作者,尽快安全转移到鲁中军区的沂南县分散安置。一天校政治部主管妇女工作的戴柳同志步行七八里到军工厂找我,要立即去校部张雄政委处接受新任务。首长见面就简明说过敌情后,确定调特务连第一排和侦察队的一个班归我指挥,护送上述女干部到弭巾军区找地方党委协助妥善安置,然后再去沂蒙山区找赵立苍老教师把他亲自绘制的数千册彩色地图安全带回。随手交给致沂南县委书记王介甫同志的公函和几份盖公章的空白信笺,要求赶快做好准备出发。我当即表态坚决完成任务。顿时有些提心吊胆,思虑如何通过六.l一余里的敌占区,途中可能与敌人遭遇战斗的险.hti:.,待后胜利返回向张政委汇报每位女干剞5已经地方党组织安排在可靠的农民同志家中,以及女干部在出发前临时提出不能骑准备好的毛驴,我们就赶紧找当地政府帮助组织担架护送。通夜强行军百余里,冲过沐、沂两河和两条日寇设有封锁沟的公路,安抵预定地点时,首长表示满意,指示再快些给每位女干部的爱人分别写封信,以减轻其挂念。 七绝 夜游珠江 孙庆波 碧波荡扬画船行,旖旎风光观不尽, 两岸灯辉如昼明。更夸巧匠饰羊城。 七绝题画孙庆波 高山峻岭耸奇峰,半掩村庄丛树红。桥下清溪时溅浪,观光赏景乐融融。注:革命老区——沂蒙山一角(国画)。

纪念文章:0

主页管理:开国群英

我是孟余武的晚辈

入驻晚辈
  • 开国群英
    开国群英
留言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