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博习(1920-1942)河北威县潘固村人。笔名莎寨。出身书香之家,中学毕业后到北京读书。在北京读书期间,喜爱文艺,结识许多进步文学青年,积极参加中国诗歌作者协会的活动,在《诗歌杂志》及其它报纸上不断发表诗作。1937年“七•七”事变后,他赴延安学习,积极参加延安文艺活动,并发表一些诗歌作品。 1939年他赴晋东南抗日前线在晋东南文化教育救国总会工作期间,负责编辑机关刊物《文学哨》(后改为《文动》、<文化动员》),他对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深受同业者及读者的赞赏。他对同志友善,并相互砥砺。对别人的作品,热情仔细对待,按编辑原则取舍,不存私心。除完成编辑任务之外,还写了大量文艺作品,发表在《文化动员》、《战地生活》等刊物上。 1940年秋,王博习为了了解冀南抗日根据地如火如荼的斗争生活,回到阔别数年的故乡,参加了当地的革命文艺活动,主持创办了冀南第一份纯文学刊物《新文艺》,编辑发表了许多革命文艺作品,对活跃该地区的文艺创作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艰苦的斗争环境,激发了他火一般的创作激情,写出了冀南第一篇长诗《指甲》,表现了冀南人民坚定的抗战必胜的信心。作品中对人物刻划入微,真切感人,文笔流畅,深受读者欢迎。之后又写了《不是兵的故事》、《阔边眼镜》、《棉油不卖了》等作品。《新文艺》这块园地,在他的辛勤耕耘下,荟萃了冀南当时的佳作,深受冀南地区广大军民的欢迎。 他工作勤奋,在短促的一生中写出不少作品,除上述作品外,还有《河水谣》、《归队》、《二月春风吹》、《麦田里的骑者》、《拉牛人的故事》、《咱们快要反攻啦》、《红五月的补充教材》等等,并创办了《文艺轻骑》刊物。 王博习在战争年代积劳成疾,1942年组织上安排他回老家疗养,因缺医少药,终不治而终,时年仅2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