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默君 陈默君(1907-1942)江苏人。早年从事革命活动,他的名字是与晋东南文联的工作、全区文化运动的发展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1939年他来到晋东南后,担任了“文救总会”的组织部长兼编辑委员的工作。当时,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刚刚开始,新文化事业也在初创时期,除默君以艰苦奋斗埋头苦干的工作精神,担当起新文化运动的开拓重任。在物质条件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他以贩卖烧饼油条维持生活,而把节省下的钱,编辑出版了《文化哨》(有好多期)。后来又和蒋弼等共同编辑了《文化动员》和《文化轻骑》,团结了本区广大文化工作者,给本区文化运动奠定了基础。 1940年,因工作需要,他到晋东南鲁迅艺术学校编审委员会工作。1941年,又回到“文联”主持工作,这时全民族抗日的形势发生了变化,根据地建设在发展,新文化运动向前蓬勃发展,陈默君为开展华北文化运动为废寝忘食地工作着。这期间,他整顿了文化工作阵容,团结了大批知识分子,使全区的文化运动走上了崭新的阶段:文协、剧协、美协、木(刻)协、新(闻)协、太行诗歌社,相继成立并健全起来,文化工作顿时呈现出一派新的气象。I《华北文艺》、《战号》、《新美术》、《太行诗歌》、《文化报》等刊物和小册子潮水般地涌现出来,陈默君成为蓬勃发展的文化运动和敌后文化事业的中心人物。被选为文化界的参议员。1941年冬季反日军“扫荡”胜利结束时,他以文艺为武器,对敌开展文化攻势,迅速地把文联的工作人员分配到各分区开展工作,发挥了对敌斗争的主动性,使晋东南地区的文化运动进一步发展起来,为迎接抗日战争的胜利贡献了毕生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