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玉书同志简介:

吴玉书 吴玉书(1892-1979)河北邢台县西枣园乡坪上村人。字林阁,号子讷。自幼聪颖,勤奋好学,8岁入私塾念书学画,少年时可联诗作对。1912年考入邢台县简易师范,次年考入河北省立天津音乐学校。1918年升入国立保定高等师范美术专科,毕业后先后任县立师范讲习所主任、区教育委员、县立四高小校长、邢台县抗日高小校长、邢台县师范教员。 吴玉书多才多艺,对音乐、书画、诗词均有造诣,性情耿介,心底坦诚,抗日爱国热忱极高。1939年,国难当头之际,他以抗日救国为己任,在邢台县下寺村创办第四高小,亲自担任教师、校长,兼任秘密抗日交通站站长。在日伪的经济封锁下,一边教学一边带领学生开荒种地,下乡宣传抗日救国道理。1944年他担任内阳抗日高小校长。配合山区抗战形势,组织起文艺宣传队,自己兼任编剧、导演和音乐设计。在两年中自编了《秃山头起家》、《孟祥英翻身》、《王俊生》、《冯九玲》、《-坛血》、《捕蝗记》等20多个反映军民生产、联合抗日的剧本,师生利用课余排戏,到各村镇演出。1945年邢台解放后,他带领学生宣传队立即奔赴新解放区进行宣传、演讲。在抗日高小宣传队的基础上,成立了邢台县抗战剧团,先后培养出一大批优秀文艺工作者,。因此被评为太行边区先进工作者。 1946年土地改革,吴玉书因家庭成份受牵连,但他仍矢志不移,坚信党的事业,走乡串户宣传土改政策,在浆水一带80多个村庄画了上百幅宣传壁画,至今不少村头还留着他的墨迹。新中国成立后,吴玉书严谨治学,桃李满天下,被选为县第三届人大代表、县人民委员会委员,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吴玉书1958年退休后,继续发挥特长,帮助有关部门筹划展览、绘制地图,并多次骑驴下乡采访、翻译古书,为邢台新县志编纂积累了几十万字的文稿。吴玉书平生留下大量诗词、书画,其中部分诗词收入《吴玉书诗稿》一书中。他因病去世后,邢台县政府为表彰其功业,于1984年6月在坪上村为他树碑,以志永念。

纪念文章:0

主页管理:Volunteer

我是吴玉书的晚辈

入驻晚辈
  • Volunteer
    Volunteer
留言
首页
检索
我的